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月经是人类和高等灵长类及少数其余胎盘动物特有的周期性子宫内膜脱落出血现象。子宫内膜异常出血表现为月经过多、过少或不定期出血等。这是困扰妇产科临床和计划生育实践的重要问题,成为影响女性生殖健康与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1]。解析生理性子宫内膜周期性崩解出血机制,是理解异常出血及寻找治疗策略的关键,对女性生殖健康影响重大。1940s,Markee利用恒河猴子宫内膜外植体模型,观察到子宫内膜螺旋动脉在月经发生前发生痉挛收缩约24h。推测,造成子宫内膜崩解的关键因素是组织缺血缺氧[2]。但是由于实验条件与缺少动物模型等限制,月经的研究进展缓慢。1980s,小鼠首次被带入月经机制的研究领域打破了瓶颈[3]。二十世纪初,小鼠月经样模型已经得到优化[4]。2007年,本研究组建立了小鼠药理性P4撤退月经样模型以来,以月经样小鼠模型为基础,对月经发生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本研究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小鼠生理性孕酮撤退月经样模型和人蜕膜化子宫内膜基质细胞模拟月经发生为基础,探讨了孕酮撤退、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A)与趋化因子受体 4(CXCchemokine receptor type 4,CXCR4)在月经发生过程中的调控关系。主要结果如下:在小鼠月经样模型与体外培养模拟月经发生的人蜕膜化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中,孕酮撤退造成Hifla mRNA上调,并且HIF1A在细胞核和细胞质内的表达量均升高,即HIF1A的功能被激活。孕酮撤退后,Cxcr4mRNA的表达与蛋白质的表达量均升高。在小鼠月经样模型的崩解期(0~24h),HIF1A与CXCR4蛋白质的定位具有相关性。小鼠月经样模型的崩解期,抑制HIF1A后,子宫内膜中Cxcr4mRNA的表达量和CXCR4蛋白质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同时,子宫内膜的崩解受到抑制。抑制CXCR4后,子宫内膜的崩解受到抑制。此结果证实了 HIF1A和CXCR4对子宫内膜的崩解具有重要作用,并且P4撤退能够通过HIF1A上调Cxcr4基因的表达。在体外培养的人蜕膜化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中,模拟激素撤退后导致CXCR4 mRNA表达量的上调,而在敲降HIF1A后CXCR4mRNA的表达受到抑制。此结果在细胞水平证实,在P4撤退后,CXCR4mRNA表达量升高,HIF1A敲降后CXCR4 mRNA表达量受到显著抑制,所以HIF1A调节了 CXCR4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