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大肠癌患者和健康人血液、尿液进行检测,并运用多种统计方法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考察存在于大肠癌患者和健康人之间的代谢物差异,寻找与大肠癌相关的潜在生物标记物,同时检验这些标记物对区分大肠癌患者和健康人的准确性,为寻找大肠癌新的肿瘤标志物和药物靶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样本处理:对血液、尿液样本进行高速离心(14000rpm,5min)等处理,取上清液供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分析,以保证代谢图谱的完整性。2、LC-MS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HPLC-TOFMS)对样本进行检测,获得大肠癌患者和健康人血液、尿液各样本的代谢图谱及数据。3、数据分析:运用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component analysis,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ntanalysis, PLS-DA)、t检验等统计方法对实验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检验大肠癌患者和健康人之间的差异代谢,并找出对区分两组贡献较大的代谢物,同时检验这些代谢物对大肠癌判别的准确性。结果:1、在血液样本的研究中,从PCA得分图(score plot)可以看到大肠癌患者组和健康人组可以分离开,通过t检验等统计学分析在正负离子模式下一共找到了18个对区分两组贡献较大的重要差异代谢物。通过ROC曲线法和均值柱状图最终找到了6个关键差异代谢物作为大肠癌的潜在生物标记物,同时验证了这些生物标记物对区分大肠癌组与正常组有很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2、在尿液样本的研究中,同样运用PCA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从得分图中可以看到大肠癌患者组和健康人组可以分离开,经统计学分析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共得到了19个重要差异代谢物。通过ROC曲线法和均值柱状图最终找到了8个关键差异代谢物作为大肠癌的潜在生物标记物,同时验证了这些生物标记物对区分大肠癌与正常组有很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结论:本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大肠癌患者和健康人血液、尿液进行代谢组学研究,获得大肠癌患者和健康人的代谢图谱,运用多种统计学分析方法分析得到了可作为大肠癌潜在生物标记物的代谢物,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些标记物对区分大肠癌与正常组有很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同时本研究证明了代谢组学是研究癌症的强有力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