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于规划编制的中国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研究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y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规划法规体系是我国指导城市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也是我国城市建设实践的法律保障。2006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标志着我国以《城乡规划法》为法律核心,《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相配套的城乡规划法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也在基本法中确立。在指导规划编制工作,城乡建设与管理等方面,我国的城市规划法规体系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问题。本文从多维角度研究分析我国编制层面的城市规划法规体系,首先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城市规划法规体系和编制体系的形成过程,并从政治经济角度分析其变化和产生的内在机制。其次,分析国外法规体系与我国的异同,并对具有代表性的英国与美国的规划法规体系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中国的城市规划法规体系应借鉴英国的“城乡统筹”体系和规划的弹性控制机制,美国的城市设计与“公众参与”方式。第三,从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技术指标与规范等层面分析总结我国现行的法规体系与城市建设实践的适应性。从规划编制体系的各层次去分析城市规划法规的指导效果,并对“公众参与”、“非法定规划”等普遍问题进行解读。最后,形成结论,分别从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公众参与和非法定规划几方面提出完善法规体系的方式。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的住宅建设也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新建和改建的农村住宅逐年增多。近年来,每年新建的农村
本文以大运河为主线,结合近代城市史、经济史、交通史与水利史等方向,综合研究了运河在苏南地区近代工业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力,探讨了运河对近代沿运城市社会及经济发展的作
城市蔓延,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城市地域扩张、社会演进、经济整合的重要表现形式和存在形态。城市蔓延在疏散原有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减少环境污染、获得更高的土地
共生既是自然的本质,也是社会的本质。本文以生物学中的共生理论为起点,用生物共生和社会共生理论的分析方法,对开放建筑的内涵进行分析,以增强开放建筑理论及实践发展的坚定性与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中国古代社会的农耕性和乡土性孕育出众多多姿多彩的传统村落和乡土建筑,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以及地域文化历史背景的差异使得这些古村落、古建筑在
自上世纪后期伊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城市化进程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休闲时代随之到来。近年来,休闲广场开始活跃于城市广场的建设舞台之上,旨在创造良好的城
进入21世纪以来,同城化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我国的城市建设中。2007年,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城市圈的城
本文通过对六合文化馆方案生成过程的解析,探讨了以表达地方文化特征和塑造人性化场所为出发点的文化馆建筑设计方法,即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如何与地方自然、历史的文化特征相联系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由于具有建造效率高、环境污染小、可有效提高建筑品质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我国新建建筑中住宅占据比例最高,因此装配式建筑在住宅中的应用被极力推广。但
随着可利用的土地越来越紧张的趋势,发展超高层建筑成为了解决这一困境的一个重要策略。本文研究的对象定为一类特殊的超高层建筑,即有比较明显几何形态的标志性超高层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