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西省曾是全国纺织工业的重要基地之一,纺织业是陕西省八大支柱产业之一,曾经是陕西第一大行业、第一利税大户和创汇大户。上世纪90年代后,陕西省纺织产业因没有转变计划经济下“政策嵌入型”的发展模式,导致行业衰落,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产业差距拉大。契合我国自2004年以来的税制改革,其主题是通过“结构性减税”促进国民经济适应经济新常态,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集中体现了政府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决心。纺织产业在转型升级中会涉及对技术升级、电子商务、信息、物联网等生产性服务的购买,这些活动均会受到“营改增”政策的影响。“营改增”顺应了历史潮流,加快了纺织产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的过程。本文研究的焦点有三个:第一,陕西省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现状是怎样的;第二,“营改增”政策能否促进陕西省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原理、路径是什么;第三,能否为陕西省纺织产业转型升级提出合理建议。基于上述内容,本研究立足“营改增”对纺织产业的影响,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以陕西省纺织工业联合会提供的数据为依托,选取2011-2015年时间序列,运用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和基于Bootstrap的中介效应检验等分析方法,以SPSS19.0软件和Hayes process插件为工具进行实证研究,并针对“营改增”对陕西省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影响的实证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可以归结为以下方面:1.建立衡量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标体系,用因子分析的方法计算各行业转型升级的得分,评价陕西省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现状。2.分析“营改增”对陕西省纺织产业的影响。认为“营改增”对转型升级的影响,是由模仿性创新和改良型创新和产业融合产生的。3.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基于Bootstrap的中介效应检验等方法实证分析“营改增”对转型升级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路径,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结果显示:“营改增”促进了陕西省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但影响路径与预期不完全一致。理论分析认为“营改增”政策会通过研发投入和营销投入的中介效应作用于转型升级,但实证结果显示“营改增”只通过研发投入影响转型升级。4.本文的创新点有两个:第一,对于“营改增”政策效果的研究突破了降低税负、降低成本等传统范围,本文研究了税收政策的长远影响。第二,传统的研究以直接受益于“营改增”的服务业为研究对象,本文则以制造业为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