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楝果实及其提取物对蔬菜害虫防治作用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razya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旨在研究印楝果实及其提取物对蔬菜害虫的防治作用。首先,通过提取、计算来确定印楝果实中的印楝素含量,其次,用所得到的印楝果原粉以及5%的印楝素乳油进行田间药效试验,防治蔬菜害虫。初步得到以下结果:印楝果原粉以及5%印楝素乳油对蔬菜害虫有很强的拒食、趋避的作用,而且随着施用剂量的增加,趋避作用也越发的明显。本实验为印楝作为生物源农药防治蔬菜害虫的田间药效试验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检测印楝果实中印楝素的含量,其中分别用乙醇和乙腈作为提取溶剂,结果发现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时,分离效果不好,响应值不高,因此不建议使用此方法进行提取。而由乙腈作为提取溶剂时,响应值达到理想效果,经过3次重复以后,以乙腈作为提取溶剂的平均峰面积为18888140,通过计算可得印楝果实中的印楝素含量为1319mg/kg。因此,在检测印楝果实中印楝素含量的过程中,应该使用乙腈作为提取剂。采用印楝果原粉对叶菜盆栽中的蛴螬进行防治效果和实用技术的试验。共计重复6次,调查2次,调查活虫数并计算药效得出的结论是,随着印楝果原粉施药剂量的增加,其对蛴螬的防治效果呈递减的趋势。其中,防效最高可达到80%,防效最低为30.83%。而3%毒死蜱颗粒剂对蛴螬的防治效果是最佳的,可以达到100%。在给蛴螬喂食的过程中发现,经过药剂处理的花盆中的蛴螬摄食量明显减少,因此,可初步得出结论,印楝果原粉对蛴螬有拒食和趋避的作用。在实验室试验初步试验,确定印楝果原粉对蔬菜地下害虫蛴螬的拒食、趋避作用以后,采用印楝果原粉对叶菜和黄瓜田间的地下害虫蛴螬和蝼蛄的田间药效试验。重复4次调查2次后发现,印楝果原粉对叶菜、黄瓜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还是比较好的,防效最高可达到100%,最低为53.33%。而且施用印楝果原粉以后,田间的地下害虫明显减少,对处理区的黄瓜和叶菜也无任何毒害作用,对周围环境也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影响,甚至在对花瓜地下害虫田间药效试验的观察过程中,我们发现印楝果原粉具有一定的保苗作用。确定了印楝果原粉对蔬菜地下害虫具有防治效果以后,继续明确5%印楝素乳油对菜花(西蓝花)地中的菜粉蝶幼虫菜青虫的防治效果、安全性以及实用技术情况。重复试验4次后,第1次调查发现,随着5%印楝素乳油施药剂量的增加,防治效果也在呈增加的趋势。防治效果在1.31%~48.07%之间。经5%印楝素乳油处理过后,菜青虫多集中在菜花(西蓝花)的底部叶片进行取食。第2次调查时发现,随着5%印楝素乳油的施药剂量的增加,其对菜青虫的防治效果也在增加。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中国药业多年来一直在走仿制的道路,国内的药品有97%为非专利药(仿制药)在中国加入WTO以后。2001年12月1日,新的《新药审批办法》出台,有不少人悲观地认为,中国制药企业的
对复杂结构的冷轧钢板冰箱箱体(冷轧箱体)进行了粉末静电涂装方法的探讨.通过几种涂装方案的试验、检测与比较,得出了粉末涂装复杂结构冷轧箱体的可行方法.从而使PCM或VCM冰
本文主要讨论金融数学中带跳的亚式期权的定价问题.在传统B-S模型中,假定风险资产价格服从布朗运动,是一个连续随机过程.然而当一些重大的事件发生时,市场价格会发生大波动,
TO/TBT的全称是“世界贸易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 ,它是世界贸易组织达成的一系列协定之一。WTO/TBT协议以协调技术要求为目标 ,全文覆盖 6大部分 ,15个条款 ,3个附件和 8个术语。突
期刊
一国的产业结构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一国的发展水平与发展潜力,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除了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一国贸易收支以及就业等因素的影响之外,必须对
“网络理政”是政府运用互联网这一媒介进行社会治理的一种举措,是我国政府旨在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种主动作为。领导干部应充分认识到“网络理政”的重要性,实现自身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妇女对科技活动的平等参与和应享有的权利与尊重等问题日渐受到理论界和国际社会的关注。就全球范围而言。妇女对科学技术活动的参与既是跨国
当矩形管的宽高比≥2时,焊接矩形管采用棱形成型方式虽有较大困难.但因在该成型方式下的轧辊具有可修复性而使其寿命延长,从而可节省工具费用降低生产成本。以生产90mm×30m
概述了含有可溶性锡盐和银盐、无机酸或者有机酸、络合剂和添加剂等组成的化学镀锡-银合金镀液,镀液具有优良的稳定性,可以获得镀层外观良好,低共熔晶体合金(银质量分数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