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Cl结皮对风沙土水分蒸发影响研究

来源 :新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y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资源是全球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干旱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水资源短缺,且具有高盐碱性,水资源引发的生态问题已引起中外学者的关注。干旱区盐水蒸发过程中,盐颗粒会与风沙土颗粒胶结形成具有特殊理化性质的盐结皮,其不仅能够加速土壤盐渍化、增强地表的太阳光反射、加剧自然生物盐胁迫等,还会对干旱区水分循环产生强烈影响。目前,国内外关于盐结皮对于土壤水分蒸发的影响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但大多都基于宏观尺度来研究,而晶体结构的微观尺度上研究尚且不足。本文尝试从微观角度来探索盐晶体对于土壤水分蒸发的影响机制,为沙漠治理、水源利用、生态修复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选取塔里木盆地若羌地区的流动风沙土,筛选取两种不同的粒径(100-200μm和500-800μm)分别与浓度为5 mol/L的NaCl水溶液进行土柱蒸发试验,通过试验探索NaCl盐结皮对于风沙土水分蒸发的影响。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NaCl盐结皮对于盐水蒸发总体上都是抑制的,但是在蒸发的初期阶段(前48h),粒径为100-200μm的蒸发组出现短暂的促进蒸发作用;而粒径为500-800μm的蒸发则是全程抑制蒸发的。2)粒径为100-200μm的表面盐结皮是由土柱边缘区向中央区逐步扩散生长,形成Crusty状结皮;而粒径为500-800μm的表面盐结皮则是由土柱中央区向边缘区扩散生长,形成Patchy状结皮;这两者盐结皮增长方式均是抑制盐水蒸发。3)风沙土表面的盐结皮厚度不均匀。粒径100-200μm形成的盐结皮边缘区厚,中央区薄;而粒径500-800μm形成的盐结皮则刚好相反,中央区厚、边缘区薄;两种盐结皮厚度的增加并不会使盐水蒸发速率下降,而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蒸发速率。4)蒸发的过程中,两种粒径均出现了“盐毛”,粒径100-200μm蒸发组的“盐毛”在蒸发第9天出现,粒径为500-800μm蒸发组的则在第3天就出现。“盐毛”在横向和纵向都在生长;粒径为100-200μm的实验组出现的“盐毛”的规模与长度均不如粒径为500-800μm的实验组,“盐毛”可能对盐水蒸发产生影响。5)土壤水分蒸发的过程中NaCl盐晶体形态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盐晶体形态对蒸发影响可以划分3个阶段,即盐晶体覆盖主导抑制阶段、“盐瘤”变化主导以及“盐毛”主导阶段。
其他文献
新疆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具有大温差、紫外线辐照强烈等独特的地理与气候环境,对其进行改性是应对复杂气候条件的有效手段。此外,疆内幅员辽阔,大宗货品运输成本高,因此沥青路面工程主要采用疆内生产的克拉玛依沥青。然而克拉玛依沥青由于其特殊性质难以实现高质量改性,主要表现为高温性能差、SBS储存稳定性不足。综上,本文以克拉玛依沥青、塔化沥青为调和沥青,SBS/胶粉作为改性剂,探究克拉玛依沥青的最佳改性工艺
极亮X射线辐射是极为重要的天文现象,它在双星演化,双致密天体的形成以及引力波源等方面有重要研究意义。极亮X射线源(ULXs)由视(假定各向同性)光度LX≧1039ergs-1定义,这大约是10 M☉恒星质量黑洞球对称吸积的爱丁顿极限。最近的观测和理论结果表明,一些极亮X射线源可能含有中子星(NS)。然而,中子星极亮X射线源的形成通道和伴星的性质仍不确定。具体极亮X射线源是怎么形成的呢?其发射机制和
射电望远镜作为天文观测的主要手段之一,不仅在观测遥远星体方面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也在深空探测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如今,射电望远镜正朝着高频率、大口径的方向发展,这对天线的整体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实际的天线运行过程中,天线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这可能导致天线的反射体、座架、俯仰轴等一些关键位置发生形变,从而造成天线的综合性能以及天线指向精度的下降。在这其中,副反射面位置的
甜瓜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绝佳的口感,作为新疆特色瓜果之一,深受大众的喜爱。由于甜瓜果实含糖量高及充足的水分导致在夏季成熟期,气温较高的条件下采收表皮易出现凹陷斑,影响甜瓜的品质。此外由于新疆地理位置的因素,导致新疆甜瓜销路受到限制,运输时间较长及处理不当容易使甜瓜腐烂,严重影响其经济价值。目前,对甜瓜采后贮藏保鲜的研究中科研人员常采用化学和物理保鲜技术,而采用生物保鲜技术的报道尚少。本研究以西州蜜
在本论文中,我们讨论了非对称暗物质粒子和反粒子的湮灭截面被Sommerfeld增强改变时的非对称暗物质的残留密度。其中具体研究中间介子的质量mΦ≠0的情况时Sommerfeld增强对非对称暗物质粒子和反粒子残留密度的影响。接着又探讨了湮灭截面被Sommerfeld增强加大情况下的动力学退耦对非对称暗物质粒子和反粒子残留密度的影响。本工作利用Mathematica软件计算出数值结果。结果发现非对称暗
近些年,由于各类大型射电望远镜的相继建设,以及在天文台址周围的各种干扰设备数量的不断增多,射频干扰对射电望远镜的危害越来越大,严重影响射电天文观测的有效进行。射电天文台址地面或空间存在一些强电磁干扰源(如航空通信、卫星导航与通信)致使望远镜接收机系统处于非线性,导致观测数据无效,降低了有效天文观测的成功进行。为了减少强电磁干扰对射电望远镜的影响,提高天文观测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望远镜远场区域强
射电天文学的发展,使得射电望远镜朝着大口径、高频段方向发展,随着天线规模和重量越来越大,天线轨道承受的载荷水平也显著增大。而重载作用下的天线轮轨接触变形,会影响天线轨道的水平度和天线观测精度。传统拼接轨道在滚轮经过接缝处时容易出现应力集中而影响天线轨道使用寿命,因此目前大口径射电望远镜轨道普遍采用整体焊接技术。由于焊接过程中的高温和伴随材料内部结构性能的变化,造成焊缝位置硬度和强度与母材的差异。而
快速射电暴作为一种伴有巨大能量释放的天体物理爆发现象,是天体物理学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从第一例快速射电暴被发现后,现如今许多国内外射电天文望远镜在频率为400MHz-800GHz的范围内,都有观测到快速射电暴。该爆发现象持续时标极短,一般为毫秒量级。在早期观测中,因为其具有极高的色散量,色散量超出银河系内色散量的10-20倍,因此被猜测来自河外星系。随着天文射电望远镜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射电望远
为应对我国水体有机污染物的污染,处理刚果红染料废水,从根本上解决有机污染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的问题。本文利用凝胶溶胶法分别制备出掺杂不同含量Y、La的BiFeO3光催化纳米粉末,利用XRD、SEM、FT-IR、UV-8000、VSM等对其进行表征分析,并在室温下分别进行光催化降解刚果红和COD的实验,研究不同Y、La的掺杂量对BiFeO3粉末的结构、光学、磁性及光催化性能等的影响,探究BixRe1-
石油污染土壤的现状与修复技术研究一直是生态、环境工程领域关注的热点。生物质炭被广泛应用于修复石油污染土壤,改性生物质炭可以增大其孔隙结构和吸附特性,提高生物质炭的综合性能。本研究对棉花秸秆生物质炭(BC)进行硝酸和芬顿改性,通过测定生物质炭元素组成、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及叶红外光谱等探究了生物质炭改性前后微观结构与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特征。采用室外盆栽试验,将生物质炭(BC)、硝酸改性生物质炭(H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