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脊髓损伤(SCI)的发病率日益增长,脊髓损伤的预后成为脊髓损伤患者日益关心的问题。基于脑电信号(EEG)的无伤性、高时间分辨率,脊髓损伤后的脑电变化机理和神经可塑性研究成为脑科学的热门研究。本文围绕脊髓损伤患者的脑电信号变化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脊髓损伤后在跑步机上行走时头皮脑电和皮层电流密度的变化机理。本文首先阐述了脊髓损伤的脑电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研究发展现状,详细介绍了脑电信号的基础知识和分析处理方法的基本算法。然后设计实验范式,采用64通道Scan4.5脑电采集系统记录被试的脑电信号,并基于脑电信号的时域、频域和时频分析方法对脑电信号的事件相关电位(ERP)、事件相关(去)同步(ERS/ERD)、功率谱估计进行分析讨论,我们发现脊髓损伤引起的神经传导输入减少导致去神经增敏现象,从而引起特定频段的脑电和事件相关同步的幅值的增长,并且这种增长模式与脊髓损伤程度显著相关。该发现有助于脊髓损伤的评估,为脊髓损伤后功能的改善提供潜在的干预手段。最后针对不能直接将头皮脑电信号映射到皮层信号的问题,我们对基于脑电信号溯源得到的皮层电流重建(CDR)进行分析,并构建复杂脑网络,深入分析脊髓损伤后皮层信号的变化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