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语表形式、语里意义、语用价值三方面对现代汉语“没有p,只有q”复句句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与“不是p,而是q”复句句式进行了比较。全文共分四个方面: 第一,“没有p,只有q”的语表分析。我们对其并列关系和因果关系分别从p、q、主语位置以及变形句式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了分析。并列复句“没有p,只有q”中的p和q多由名词性结构充当,一般只能带陈述语气。其主语位置可前可后,也可不出现。同时,并列复句“没有p,只有q”的变形句式可分为倒置句式,“没有p1,没有p2……,只有q”和“没有p,只有q1,只有q2……”“没p只q”等。因果关系复句“没有p,只有q”中的p多由名词性的成分充当,前分句往往也只能是陈述语气。而后分句中的q则不再是名词性成分,一般为谓词性成分。在语气上,主要是陈述语气,有时也可以是祈使语气。在主语位置上,与并列关系一致。 第二,“没有p,只有q”的语里分析。并列关系复句中,我们将p和q的关系分为单纯性关系和复合性关系两种,并区分了语义否定和语用否定两种不同的句式。在因果关系复句中,只是单纯性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们简要分析了“没有p,只有q”形成多种关系的原因:一是“只有”的多义性;二是认识关系的不同。 第三,“没有p,只有q”的语用分析。一,从说话人显隐意图的表达理解“没有p,只有q”。二,从听话人显隐意图的理解看“没有p,只有q”。三,从具体使用价值透视“没有p,只有q”。既可以使焦点得到凸显,获得凸显性效果;又可以巧设“机关”,获得新颖性效果;还可以运用“智”辩,达到说话人主观化目的。 第四,“没有p,只有q”与“不是p,而是q”的比较分析。我们从表、里、值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比较。两者有异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