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发展中,县域通过物质、资本、信息等流通与邻近县域间紧密联系。湖南省作为中部六省之一,对其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有助于了解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模式,为促进湖南县域经济高效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证据,对其他中部省份乃至全国的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研究依次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从国内外关于区域经济、县域经济的空间效应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出发,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和综述总结,为本文的研究奠定文献基础;第二部分为相关理论探讨,对县域经济的内涵进行界定,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探讨,最后进行空间效应理论分析,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对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研究,运用综合评价模型研究县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分析各县域排名变化情况,通过描述性统计方法和发展差异指数方法对县域经济发展差异性进行初步分析,为本文研究奠定现实基础;第四部分是湖南县域经济空间效应研究,采用ESDA方法对空间关联进行检验,采用偏微分方法对空间溢出效应进行测算分解;第五部分为政策建议,根据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促进湖南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促进湖南县域经济高效协调发展。本文研究结论如下:首先湖南县域经济发展差异性显著,该差异不仅由四大地区各自县域经济发展的差异造成,还由四大地区间的经济差异造成;其次湖南县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及空间集聚效应;然后只有长株潭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四大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影响因素不同;最后湖南县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本文的创新点有:一、对湖南整体进行分析的同时,对长株潭地区、洞庭湖地区、大湘西地区和湘南地区不同子样本的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关联进行研究,研究视角独特;二、本文研究方法包括综合评价、差异指数法、ESDA方法及空间面板模型,从多角度多方法展开湖南县域经济发展空间特征研究,使得文章结论更稳定可靠;三、本文从综合实力研究、差异化分析、空间关联、空间溢出效应等多方面对湖南县域经济发展规律进行研究,研究思路新颖,研究更具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