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女性道德观研究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smos_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漫长的中国传统社会,女性在自然经济中的地位决定了女子的从属性和被支配;同时,封建宗法制度进一步剥夺了女子的政治地位和在家庭中的独立地位。正是自然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地位以及宗法制度下的妇女在社会政治以及家庭中的地位,决定了传统的女性道德观。 “三从四德”是传统女性道德观的核心内涵,是传统封建社会对女性道德的基本要求。所谓“三从”,即在家从父,即嫁从夫,夫死从子。所谓“四德”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从是关于妇女在家庭及社会中的卑下,从属地位的定位性道德原则。依据“三从”之道,妇女在自幼至老的人生各个阶段和扮演的各种家庭角色时都应毫无例外地处于从属,服从的地位。四德则是对女子在三从的精神下的德性规定。三从四德决定了女子对男子的绝对服从,是男尊女卑的体现。从三从四德这一对女子道德的规定,可以看出儒家仁爱伦理的局限性,这一点可以在女子的缠足习俗中得到体现。缠足是为了满足男性的性心理和畸形审美的需要,缠足这一对于古代女子的酷刑,进一步说明了女子低下的地位和非人的遭遇,进一步说明了男女不平等。 从传统社会转换到现代社会,在女性道德观方面,就必须批判传统的男尊女卑的道德观,批判女子对男子的绝对服从,而确立男女平等的两性道德观,在这一男女平等的道德要求之下,重建现代女性道德。重建女性道德观,其核心在于确立全国妇联提出的四自精神: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但同时我们看到,传统女性道德观在批判女子对于男性的绝对服从的前提,其中也有可以合理继承的精华。如对于女子的四德的要求,可以合理转化为现代女子道德的要求,而与富有时代精神的男女两性平等观和女性的自强自立道德意识结合,建构现代女性道德观。
其他文献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理论为指导,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综合运用资料分析、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分四个部分对郑州伊斯兰教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描述
地图是地理信息传递的一种载体,它所表达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其在地理教学中发挥着巨大作用。高中地理新课程中附有大量的、丰富多样的地理图像,为教师讲解知识、说明地理事
期刊
科学合理性问题是科学哲学的重要问题,也是科学哲学能否立足的问题。逻辑实证主义彰显了科学的客观性和合理性,但逻辑实证主义以纯粹的、中性的观察事实来保证科学的客观性和合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大潮席卷整个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科学研究也日益成为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事业之一。然而,我们也要看到,近年来,科学技术在更深刻和更迅速地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变着人们生活的同时,科学技术领域内的各种不正之风也开始盛行,科学界失范现象日益严重,这种现象给人们造成了伦理上的混淆、对科学技术的恐惧和对科技工作者的误解,为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成长造
阿多诺的哲学涉及多个方面,他认为道德哲学是真正的第一哲学,而不是作为哲学的分支存在的。否定辩证法是阿多诺道德哲学的核心,基于否定表达肯定的辩证思想,阿多诺提出了自己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