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根际荧光假单胞菌和链霉菌防治土传病害作用机理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p715182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植物根际促生菌的防病效果和稳定性是土传病害生物防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研究了植物根际促生菌荧光假单胞菌和链霉菌防治土传病害的作用机制,探讨了采用荧光假单胞菌与链霉菌联合接种的方法提高土传病害防治效果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对作物生长模型SPARC-Wheat的验证试验于1999-2001年在中科院禹城综合试验站进行.试验采用水分池设置了八个不同的水分处理,分别为:T1>40﹪田间持水量,即保持生育期内50cm土层
该文针对系统对灵活性、稳定性、可扩展性的需求,采用基于J2EE多层构架,遵循MVC设计模式的设计方法,在程序设计过程中利用基于UML的CASE工具Rational Rose进行面向对象软件分
该文利用从国外引进的小型流化床包膜试验设备,选择特殊的包膜材料和溶剂,借鉴大量元素包膜技术,根据花生黄化发生的机理,发污泥、草炭、桔杆、木质素、糠醛渣及络合剂为载体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不仅是神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内容之一,也是土地科学新的研究领域与方向.以农业开发区为对象,进行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
全球有超过20亿居民(近1/3)正遭受缺锌的困扰,人体锌缺乏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TO)列为全球影响人体健康和疾病的主要风险因子之一,其中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缺锌症状主要在以谷物为主食的居民中流行,世界上大多数居民以小麦为主食,冬小麦作为三大谷物之一,因此小麦在人体健康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冬小麦作为一种菌根作物,可以与AM真菌形成共生体。然而,AM真菌对冬小麦Zn吸收及籽粒Zn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及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