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数据灾备中心建筑设计研究——以江南农村商业银行数据灾备中心为例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yi504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中国金融业正经历巨大变化,原因首先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其次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应用的普遍化。前者导致金融业务数量和种类的增加并间接致使金融业务数据量的激增,而后者则为金融业务数据量的存储和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因此金融建筑从单一的办公建筑衍化出一系列配套建筑,其中专门服务于数据存储和处理设备的一类建筑被称为数据中心,而其中安全级别最高的一类则称为数据灾备中心。  近年来数据中心的建设量高速增长,而针对此类型的建筑设计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江南农商行“三大中心”项目中的子项——数据灾各中心实际工程为研究对象,以建筑师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数据中心这种特殊类型建筑的设计方法。  研究主要从总体布局(包含选址)、建筑设计和技术工艺三个层面对数据中心进行了分析:第一,选址包括了对选址场地可能存在的自然和社会条件的评判方式并编制了选址评估表格,总体布局从规划结构和交通组织层面提出了较为适宜的做法。第二,建筑设计层面主要从功能需求入手,将数据中心的需求分为一般需求和特殊需求,一般需求指的是来自使用者对建筑空间的需求,而特殊需求则来自于数据中心的特殊工艺。在此分类基础上,本文分别论述了数据中心的一般功能和流线以及特殊的空间处理方式。并且在尊重基本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对数据中心的造型设计进行了探究。第三,本文选取数据中心中较为重要的电力系统和制冷系统两套工艺系统作为代表,阐述了如何从建筑师角度定性了解并选用适当工艺设备。  本人以设计工程实践为基础,对该特殊类型建筑进行了分析、研究、归纳和总结,以期对该特殊类型建筑作出论述引发更为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对同类型的建筑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其他文献
四川省拥有历史文化名城46座,国家和省级风景名胜区75处,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07处1,截止到2014年第三批次的“中国传统村落”评选,四川共有84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传统乡村建筑作为一种历史生活产物倍受人们的关注,合理开发乡村旅游中传统乡村建筑可使传统乡村建筑在被利用的同时又得到一定的保护。本文主要是针对川西地区乡村旅游中传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西方城市的工业革命给城市带来了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社会、环境问题,就在此时“田园城市”理论应时而生。“田园城市”的实践发展之路并不
当前我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是由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城三个层次构成,并根据空间特征和历史价值,提出相应保护策略和方法。但许多承载历史信息的
本文研究的是传统民居的分类保护与更新改造问题。以山西省沁水县郭壁村为例,在了解郭壁村的村落基本概况,包括村落的地理环境、空间格局、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状态、民俗习惯以
骨灰堂建筑是一种立体化、高密度安放死者骨灰的建筑类型。论文以南京市二龙山骨灰堂项目的工程实践和相关设计研究为背景,探讨在高密度安放骨灰的条件下,如何实现骨灰堂建筑当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不仅承载着城市生活的愿望,塑造着城市自然生态环境,更是城市水文化的延续和传承。伴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
自然通风是降低空调能耗和改善室内环境的有效措施。但是随着城市用地紧张及土地价格过高导致开发商对住区追求高密度及高容积率,使得高层住宅普遍存在大进深设计的趋势。高
近20年来,随着电脑技术的飞快发展,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对于信息的处理和交换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作为新时代的工具“数字化信息技术”在建筑行业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当前,我国城市化率已超过51%,进入到了以城市为主导、统筹城乡、重塑空间格局和推动城市发展的综合体制改革和城市化发展道路抉择阶段。而我国广大乡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