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鼻炎伴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sIgE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的相关性分析

来源 :新乡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htstchhg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血清sIgE阳性率和变应原阳性等级之间的关系。选择的试验标准化过敏原点刺液为德国默克公司的阿罗格产品。对变应性鼻炎伴支气管哮喘患者,测定血清sIgE水平,分析患者的年龄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PT)结果与血清sIgE结果之间的关系。以便为变应性鼻炎伴支气管哮喘的免疫治疗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帮助人们认识此种疾病的变应原,并为此方面的全国调查提供相应的参考。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变应性鼻炎伴支气管哮喘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年龄范围在6-68岁之间,男女性人数分别为84和56,均符合变应性鼻炎伴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同时设35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患者的症状有阵发性喷嚏、清水样涕、鼻痒和鼻塞等症状出现2项以上(含2项),每天症状持续或累计在1小时以上,且符合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并收集患者的变应性鼻炎伴支气管哮喘的类型和相关症状以及家族史等信息。对这些患者全部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测定血清sIgE水平并分析患者的年龄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PT)结果与血清sIgE之间的影响关系。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运用卡方检验方法来对计数结果进行统计,若P<0.05则说明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1、对140例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同时设35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实验结果中螨类变应原阳性者有64例,占45.71%,其余类型的变应原阳性者排除。而对照组仅有2例患者发生尘螨类变应,占5.7%,与变应性鼻炎伴支气管哮喘患者有显著差异(P<0.05)。2、64例患者的血清sIgE检测结果表明,其中粉尘螨呈阳性反应的有56例,阴性的为8例;而屋尘螨呈阳性反应的分别为57例,阴性者为7例。3、根据血清sIgE检测结果表明,患者的尘螨类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的阳性级别和血清sIgE的阳性率之间存在高度一致,对所得结果通过卡方检验结果表明,SPT结果和血清sIgE阳性率及分级之间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x2=48.32、x2=42.13,P<0.001),这三者之间存在相关性。4、依据年龄将这些患者分为四组分别为2-14岁、15-39岁、40-59岁、≥60岁,结果表明年龄和对尘螨变应原的反应程度之间存相关性,年龄段和SPT的反应强度之间有一定关联性(x2= 32.38,P<0.001),SI"++++"时,统计结果中年龄≤14岁的患者中相应的阳性率最高。结论变应性鼻炎伴支气管哮喘的发病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尘螨类为主要致敏原。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与血清sIgE检测均可作为检测变应性鼻炎伴支气管哮喘患者过敏原的方法。而且SPT与sIgE高度一致,SPT阳性级别越高,sIgE级别越高。不同年龄对尘螨变应原的反应程度不同。两种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特点合理选择检测方法。
其他文献
文章主要阐述了美术学习中的审美与表现的关系,并提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文章引用了一些书目中的观点来说明在美术学习中,审美和表现应结合起来,两者缺一不可。在绘画学
随着西部地区进城务工人数增加,留守儿童的现状引起社会关注。资料显示,大多数留守儿童存在缺乏关爱、家庭教育缺失、性格孤僻、梦想教育缺乏等特点。近年来,欠发达地区青少
集成一词已经愈来愈频繁地出现在众多的科技文献之中,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集成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然而,对于集成本质的界定,尚不统一,对集成一词的应用亦有滥用的趋势,这对
本文报告在肝脏双氧水造影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伪彩色诊断肝血管瘤86例,取得了良好效果。应用中科院研制的“伪彩色变换仪”与Aloka SSD-256型超声诊断仪以馈线连接。显示黑白
摘要: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应用于高中数学的教学,有利于增强课堂趣味性,降低数学教学难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要善于整合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运用几何画板、微课等技术手段,构建翻转学习课堂,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数学;信息技术;应用对策  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正在深刻影响着教育领域的形势和发展。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研究我国大中型企业科技活动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构建基于科技投入视角的工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我国1999年至2005年的工业发展与科技投入数据,利用DEA方法考察我国科技
许多传统的关于创新领域的知识来自于对大规模消费品的研究,根据以往关于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文献,从高成本定制、子系统结构、非线性和单件生产方面总结了CoPS与传统大规模制
以人力资本理论为依据,系统分析了民营科技园应该如何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架构、人力资本产权制度、人力资本投资体系以及如何营造竞争环境.
在野中郁次郎知识创造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动态知识价值链,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创新机理,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创新与一般企业的主要差异是其关注知识创造和知识共享两个战略环
有效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是发挥我国科技人才资源优势的重要手段。从政策角度探讨如何有效激励创新型科技人才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对我国科技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