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气超空泡流动结构与稳定性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kf_ha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液体流动中,如果局部区域的压强降低到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时,就会产生空化现象。当空泡发展到完全包络住物体,形成超空泡时,液体与物体表面之间的摩擦阻力将大大减小,物体表面的压力分布也会发生改变,从而可以大大降低物体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如果物体的运动速度较低,不足以产生自然超空泡,可以人为地通入不可凝结的气体来实现,称为通气超空泡。  超空泡技术作为一种革命性的高效减阻方法,可以显著提升水下航行体的航速,因此对超空泡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通气超空泡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物理现象,人们对其产生机理和流动特性,特别是通气超空泡的流动结构和稳定性的了解还十分有限,亟需深化。  本文通过试验观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自然空化与通气超空泡流动的特性与机理,研究内容和主要成果如下:  采用PIV粒子测速技术,对二维平板翼和三维轴对称细长体的带空泡绕流流场结构尝试进行了测量,确定了PIV技术在自然空化和通气空泡流场测量中的适用情况,分析了自然空化和通气空泡对流场结构的影响。  利用商用软件Fluent,对水洞中通气超空泡航行体定攻角的绕流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对通气超空泡的流场结构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揭示了空泡形态、速度场、压力场以及航行体受力情况之间的相互关系。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对,结果吻合得很好。数值模拟了不同攻角与通气率下的通气超空泡流场,分析了攻角和通气率的改变对空泡形态、压力分布和模型受力的影响。  结合动网格技术,对水洞中通气超空泡航行体做摆动运动的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航行体的摆动过程中的通气超空泡形态、航行体表面压力分布以及航行体的受力情况,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得很好。对改变摆动幅角和摆动频率下的通气超空泡航行体摆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摆动幅角和摆动频率对空泡稳定性的影响。针对不存在支撑结构和水洞壁面时通气超空泡航行体的摆动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水洞壁面和支撑结构对空泡形态、压力分布和模型受力情况的影响。  将多相流Reynolds平均N-S方程组与刚体六自由度运动方程耦合求解,结合动网格技术,对超空泡航行体的自由航行进行了两相流和三相流的数值模拟。分析了超空泡的组成和形成过程,对不同形式的超空泡的减阻效果进行了探讨,研究了自由航行过程的超空泡形态稳定性和航行稳定性问题,发现了超空泡航行体的自激励摆动现象。
其他文献
在大扰动发生后,如果能快速准确地预测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就能为失稳前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赢得宝贵的时间。广域测量系统(WAMS)可以实时记录电力系统的动态行为,为电力系
电磁阀是气动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控制元件.临界压比是电磁阀最为重要的参数之一.而电磁阀临界压比普遍较小的现象对于整个气路性能的提高无颖是一个极大的障碍.因此,提高电磁阀
为了改善鱼雷性能和优化鱼雷结构,该论文用有限元软件对鱼雷壳体强度、稳定性和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计算.该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有:1.用ANSYS和ALGOR大型有限元软件对鱼雷的
高压储能电容器作为脉冲功率系统的核心储能元件,其绝缘性能直接关系到脉冲功率系统工作可靠性。现有电容器的检测手段仅限于测试其电容值、介质损耗,或是充放电次数,这些参
太阳能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环保可再生能源,是新能源发展应用的主流之一。设计出高效率、低成本、操作简单、稳定的家用光伏发电系统对于未来新能源的开发与研究具有重
地区调度自动化SCADA系统、EMS系统和DTS系统的建设也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经历了基于通用计算机的调度SCADA系统到基于RISC/UNIX的开放式分布式调度自动化系统等几代应用
九十年代以来电力电子器件开始新的飞跃,从而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FACTS)技术得以大规模发展,其中静止无功
学位
该文采用有限元网格描述工具曲面,即把工具曲面离散成有限元网格,我们采用了一种新方法——空间子域法进行全局搜索,这种方法具有计算速度快和精度高等优点;在局部搜索算法提
电力电子技术给人们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作为非线性负载的大量使用也令电网电能质量问题越来越严重,使电网波形发生畸变,严重威胁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本论文以发生电流畸变
充电和放电是蓄电池生产、使用和保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针对蓄电池生产厂家大容量蓄电池组集中充电、放电时所遇到的现实问题,如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低,充、放电方法落后,多台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