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多糖对NOD小鼠1型糖尿病的预防作用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iaai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实验拟通过预先给予NOD小鼠茶多糖,了解其是否具有预防1型糖尿病的作用,并运用生化、病理、免疫组化等检测手段,从其对细胞免疫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所有动物为NOD小鼠.鼠龄4周时,选取体重10~15g的雌性小鼠经随机编号后进入各组实验.茶多糖预处理组(TPS预处理组,n=10)给予茶多糖2.0 g/kg/d(约50mg/d)p.o.×2月,生理盐水对照组(NS对照组,n=10)予等量生理盐水p.o.×2月,均观察至鼠龄40周.鼠龄4周开始,每周测定体重、血糖.40周时处死小鼠.1)比较TPS预处理组和NS对照组的糖尿病发病率和发病时间;2)测定血清C-肽(C-P)和GAD-Ab水平;3)胰岛组织病理学观察,计数胰岛数目并进行胰岛炎分级;4)胰岛浸润淋巴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观察;5)脾脏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测定.结论:预先给予NOD小鼠茶多糖,可降低其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延缓发病时间;提高血清C-P水平;减轻胰岛炎症程度;提高CD<,8><+>T细胞亚群比例,降低CD<,4>/CD<,8>比值.茶多糖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早期应用茶多糖可以预防或延缓NOD小鼠1型糖尿病的发生.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人们逐渐习惯了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使用互联网,并逐渐融入到互联网环境当中.在新时期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当中,互联网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
目的:评价雷公藤红素后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  方法:SD大鼠64只,雌雄各半,体重250~30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16):假手术组(S组)、
目的:研究pEGFPN1-dnEGFR转染胃癌细胞后形成的稳定转染细胞株与普通胃癌细胞相比,其在裸鼠模型中对胃癌细胞成瘤能力及淋巴结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用目的质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