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轴承传统润滑方式的局限性,轴承自润滑技术成为未来的趋势。金属基镶嵌式固体自润滑轴承材料能够实现无须加油或者间隔较长时间加油的自润滑,能够在高温、低温、污染、腐蚀、淡水或海水、真空、幅射等恶劣工作条件下实现自润滑,并且具有摩擦系数低、磨损小、寿命高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其中固体润滑材料是通过与对偶摩擦件摩擦产生的润滑转移膜有效降低摩擦磨损,成功的突破了传统油脂润滑的局限性。因此固体自润滑材料的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PTFE基自润滑复合材料的烧结工艺与其机械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与讨论。同时对比了一黄铜、锡青铜、球墨铸铁以及40Cr作为金属镶嵌基体,镶嵌固体自润滑符合轴承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及差异。本文选用石墨对PTFE改性。利用正交试验确定了烧结工艺参数对PTFE复合材料性能产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烧结工艺中对PTFE复合材料的硬度影响最大的为烧结温度;PTFE复合材料气孔率受烧结工艺的影响甚微;测试材料的结晶度后发现,缓慢的升温速率有利于材料结晶,空冷的降温方式适宜PTFE复合材料的晶体生长。同时测试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晶度高的试样摩擦系数小,磨损量较大。因此在确定烧结工艺时,综合考量所需性能,调整各因素各水平值以达到所需的最佳工艺。为PTFE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提供有利依据。选择综合性能较好的第一组烧结工艺制得PTFE复合材料,以黄铜、锡青铜、球墨铸铁以及40Cr作为金属镶嵌基体,对比不同金属基体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低速低载荷的工作环境下,进入稳定摩擦状态以后,四种金属基体的摩擦系数较未经镶嵌的金属基体大幅度降低。其中球墨铸铁的摩擦系数最低,减磨性能最佳,磨损量较小,其次为40Cr、锡青铜和黄铜。同时观察到黄铜镶嵌基体试样盘对摩产生的转移润滑膜结合紧密,对其做XRD物相分析发现,对摩表面产生微量的氟离子金属化合物,此种化合物有益于转移润滑膜与基体的粘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