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对于资金的需求不断加大,现有的融资模式及融资渠道已无法满足企业的融资需要,在此背景下融资物流应运而生并成为中小企业解决资金问题的重要融资手段。融资物流主要是为那些没有固定资产或相关财产,而手头上又有相当数量的货物产品的客户提供融资渠道,尤其是中小企业,由于银行精力有限,且对于物流行业运作模式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水平有限,自然对中小企业的这种在物流环节以质押物抵押贷款的形式心存顾虑且评估不高。因此银行为了能够更好的降低授信风险,杜绝管理上的漏洞,故引入第三方物流公司参与对质押物的监管。通过第三方监管单位的信息化手段以及对物流资源的掌控力度将银行的资金流与企业的物流进行整合,同时银行也可以通过信息平台把资金流、信息流、货物流更好的进行统一,实现金融机构、生产商、经销商、物流企业多方共赢的局面。同时可以更好的解决在融资物流过程中信息不对称、质押物监管操作、监管流程等方面的风险问题,更好的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融资物流的发展。本文从大连口岸融资物流业务的需求和口岸环境发展要求出发,通过对D公司内外部资源优劣势的分析,提出通过信息化手段建设大连口岸融资物流平台的规划方案。重点对平台的架构、平台功能、融资物流服务模式、业务流程和信息流程等内容进行研究和设计,并通过对融资物流过程中风险因素的分析突出平台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最后,本文对平台建设的原则、主要实施步骤、实施保障和风险进行分析,为平台的顺利实施提供基础保障。本文为D公司融资物流平台的具体实施建设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平台的建设解决融资物流过程中的风险问题,加强物流与金融的融合,进一步推进大连口岸融资物流的发展,同时为D公司带来新的收益增长点,实现公司长期战略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