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大鼠过程中大鼠纹状体内多巴胺和谷氨酸的变化及部分影响因素,并比较使用大鼠胚胎中脑腹侧细胞与皮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方法:运用脑微透析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动态监测大鼠纹状体内谷氨酸和多巴胺水平的变化;并观察细胞移植后动物行为学及病理学的改变。结果:1.正常大鼠纹状体内多巴胺基础值约为52.43nmol/L,谷氨酸基础值约为2.33μmol/L。2.脑微透析技术应用中,新旧探针替换方式较长期置入方式对目标递质的影响为小,并有利于探针的回收利用。3.麻醉刺激及细胞移植手术本身对正常大鼠纹状体内谷氨酸和多巴胺均无明显影响;而氯胺酮可引起正常大鼠纹状体内细胞外液中谷氨酸的一过性增高。4.采用6-羟基多巴单侧纹状体双点(黑质致密部、前脑内侧束)小剂量注射建立帕金森模型大鼠,纹状体内多巴胺基础值约7.99nmol/L,显著低于正常大鼠;而谷氨酸基础值约为10.22μmol/L,高于正常大鼠。5.大鼠胚胎中脑腹侧细胞移植入帕金森大鼠纹状体4周后,纹状体内多巴胺水平不再进行性下降,且阿朴吗啡诱导的旋转行为明显改善,移植8周后脑片免疫组织化学提示部分TH阳性细胞存活、迁移且长出突起。6.大鼠胚胎脑皮质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对帕金森大鼠纹状体内多巴胺水平无明显影响,阿朴吗啡诱导的旋转行为也未见明显改善,移植8周后脑片免疫组织化学提示供体细胞存活且部分迁移,但未见明显分化为神经元证据。结论:1.脑微透析技术应用中,新旧探针替换方式较长期置入方式对目标递质的影响较小,有利于探针的重复利用。2.麻醉刺激及移植手术本身对正常大鼠纹状体内谷氨酸和多巴胺均无明显影响。3.大鼠胚胎中脑腹侧细胞作为供体移植治疗帕金森病优于大鼠胚胎脑皮质神经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