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流通改革进程中的A股和H股比价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raemon1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分置改革试图从制度层面上“再造”中国资本市场,因而它不仅仅是中国证券市场多年来最重大、最复杂的结构性变革,而且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制度建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股改使A股实现了全流通,对A股和H股价格的接轨有着重大影响。股权分置时代,双重上市公司的A股价格要明显高于H股价格,比价效应明显。自从2005年下半年的股权分置改革开始后,A\H股比价在逐渐缩小,有些公司甚至一度出现了H股价格高于A股的现象。本文以30家中国双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2005年10月17日到2006年12月31及的A\H股比价。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对建立的线性回归方程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序列自相关检验和异方差检验。A股与H股比价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均表明股权分置改革、A股与H股间的信息不对称、流动性差异、需求弹性、投资理念不同、风险偏好程度,还有公司的治理结构、财务状况、行业因素等都对A\H股比价有较大的影响。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A股和H股价格的接轨预期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一是在A股和H股市场间建立一种套利机制;二是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包括强化董事会职能、发挥监事会应有的作用、建立真正的经理人市场,鼓励以银行为代表的债权人对参与公司治理采取积极态度,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机制;三是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从主要追求价差收益到注重收益与风险的匹配。
其他文献
针对仪表盘内进线孔密封不严的现状,为改善二次仪表运行条件,提出了仪表盘进线孔密封的改进方案和实施办法,仅供参考。
企业债券和股票一样是企业进行市场融资的基本方式。和无风险国债相比,企业债券的投资者必须承担由于企业无力偿还债券本息的额外违约风险。根据风险收益对称原则,企业债券的收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主要发达国家的资本国际间流动就有了相当的发展,但是发展比较缓慢。战后,随着西欧和日本经济的恢复,尤其是60年代后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