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断陷盆地地裂缝研究近年来成果颇丰,然而对大同盆地的地裂缝研究主要以大同市区为研究对象,对大同盆地南部地裂缝所作研究工作尚少。本文着眼于山西省大同盆地南缘朔州市应县石庄村一条1.1km的新近发现地裂缝。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和地震、地质、水文资料分析,得出了该地裂缝的平、剖面以及活动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开挖两条探槽,揭示了地裂缝引起的地层错动情况。平面上该地裂缝从石庄村西南侧进入,走向NEE-SWW,在穿过小学后裂缝走向发生改变折向正N,最后以NEE近E-W向从村西北角穿出,走向发生了两次较大变化。剖面上小学探槽裂缝西侧地层下降,村西北探槽裂缝南侧地层下降,在村西南侧产生区域沉降。分析认为,应县石庄村地裂缝是小石口活动断裂次级断裂、六棱山北麓断裂的次级断裂在地表的出露,属于活动断裂继承型地裂缝。探槽揭示深部地层垂直错距3.15m以上,浅部地层错距只有15cm,正是活动断裂继承性地裂缝的特点。又由水文资料显示,村西方向应县县城附近存在一地下水降落漏斗,石庄属于漏斗边缘拉张区,在现有两条裂缝的地质格局下,使得地裂缝在交汇处地表走向变化:由近南北向的小石口断裂继承型裂缝迁移延伸至NEE向的六棱山北麓断裂的次级断裂活动继承型裂缝,平面表现为裂缝走向发生大角度转变。其现今破坏加剧则主要是由于地震活动叠加,地下水单侧集中开采所致。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大同盆地乃至整个汾渭盆地地裂缝后续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