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气动式旋风分离器冷态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gineer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减少碳排放是完成可持续发展、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措施,未来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发电将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其装机量将会不断增加,然而这类新能源发电具有波动性、随机性和间歇性的特点,对电网稳定运行及电力调度不利。为了保证新能源发电接入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及最大程度消纳其发电量,需要循环流化床锅炉担负起电网深度调峰的任务,此外国家能源局公布了火电参与深度调峰以及灵活性改造的相关政策,因此循环流化床锅炉参与深度调峰将会成为常态。循环流化床锅炉参与深度调峰时存在密相区温度过低的问题,实践表明该问题影响锅炉的安全稳定燃烧,甚至有熄火的可能。针对该问题从理论上分析发现可以采用降低循环灰量来提高密相区温度,本文从该角度出发研究能够灵活性改变性能的旋风分离器从而调整运行过程中的循环灰量,提出了两种新型气动式旋风分离器:锥形筒供气式旋风分离器、无中心筒风幕式旋风分离器。采用冷态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两种气动式旋风分离器的性能。首先将冷态实验台旋风分离器分别改造为上述两种气动式分离器并进行冷态实验,研究不同改造方案下供气对分离性能的影响。经过冷态实验发现这两种气动式旋风分离器在冷态实验中均能通过控制气量调整分离效率,实现对旋风分离器性能的灵活性控制。然后对冷态实验工况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将两种气动式分离器分离效率实验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后认为本文采取的模拟相关设置较为合理,可以利用数值模拟研究分离器性能并对性能变化进行解释。锥形筒供气式旋风分离器内部气固两相流呈现了螺旋向下的运动轨迹,该运动轨迹经过0°、90°、270°孔,因此在这三个孔进行吹扫后降低分离效率的作用较大,其中90°孔在10 m/s供气速度时分离效率可降低0.83%。无中心筒风幕式旋风分离器在去除中心筒后分离效率降低,供气形成风幕后分离效率提高并且存在一个最佳速度使得分离效率达到最高,本文研究中风幕速度为9 m/s时分离效率达到最大值96.2%,比常规有中心筒旋风分离器增加了4.9%。风幕能够提高分离器分离效率是由于供气能够形成“w形”风幕从而抑制短路流和顶灰环。最后将两种气动式旋风分离器的改造方案应用于某300 MWe循环流化床锅炉旋风分离器,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预测其性能,并利用热力计算分析锥形筒供气式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变化对密相区床温的影响。经过模拟计算发现锥形筒供气式改造中0°、90°孔供气式降低分离效率的效果较好,分离效率随着供气速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90°孔供气速度为30 m/s时效果最好,此时分离效率从无供气时的94.1%降低至92.04%。综合考虑分离效率和压降后发现90°孔在实现灵活性降低分离效率的基础上其综合性能最优。利用该分离器计算115 MWe负荷下分离效率变化时密相区温度的变化,90°孔供气方案能够使得密相区问题提高20°C。无中心筒风幕式改造中,去掉中心筒后分离效率明显降低,供气形成风幕后能够提高分离效率并且分离效率随着风幕速度的增加而提高,但是始终无法达到中心筒存在时的分离效率。通过研究发现不论是锥形筒供气式旋风分离器还是无中心筒风幕式旋风分离器,在供气后能够灵活性改变分离效率,但是供气后会引起压降的升高,因此可以认为灵活性调整旋风分离器分离效率是以增加能量消耗为代价的,因此在气动形式以及气动速度上要谨慎选择。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燃烧是化石燃料能源利用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能源动力、航空航天、电力、化工和冶金等各个工业生产领域。但是在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多种空气污染物,氮氧化物(NOx)是其中之一,易引发光化学烟雾、酸雨、臭氧层空洞和温室效应等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有着极大危害。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工业、生活能源需求快速增长,导致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愈发严重,为此NOx等污染物的排放受到了严格限制。
目前,为满足部分工业的用热需求,10蒸吨以下的小型燃煤锅炉拥有较大的市场。这些小型锅炉的产热效率都很低下,且大都缺乏有效的烟气处理措施。为此,不少地区正在推进高温蒸汽热泵对小型工业燃煤锅炉的替代工作。然而,目前对高温蒸汽热泵的研究较少,如何根据高温蒸汽热泵的系统机理进行建模、性能分析以及优化控制是当前的研究重点。本文根据高温蒸汽热泵的机理进行系统建模、参数优化以及经济预测控制算法的研究,主要研究内
植物修复是一项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技术,随着其广泛应用带来了产后修复植物的处置问题,产后收获物中富集大量重金属,其无害化处置备受关注。化学链气化是一种新型气化理念属于热处置的一种,目前国内外对修复植物的化学链工艺以及其过程中的重金属迁移转化机理尚缺乏研究。本文选用修复植物东南景天收获物作为研究对象,以天然铁矿石作为载氧体,采用实验与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研究了修复植物在化学链气化过程中的气化特性
学位
新能源汽车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由于前期投入大、回报不确定在传统融资中常遭遇信贷歧视,供应链金融被证明是缓解其融资难问题的重要模式之一。然而在授信过程中,供应链金融中众多的参与主体和复杂的业务模式给信用风险评估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解决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信用风险评估问题,本文开展了如下研究:首先,对新能源汽车供应链金融模式中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针对新能源汽车供应链金融的业务特
蓄热体是蓄热式换热技术的关键部件,目前常用的蜂窝陶瓷蓄热体发展已经较为成熟,但仍需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使用寿命。因此,开发出在性能和价格上具有竞争力的新型蓄热体是蓄热式换热技术进一步发展、推广的关键。本文基于对蓄热式换热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的详细调研,建立了一种具有混合流道的玄武岩纤维束蓄热体。以一定方式将纤维束排列形成纤维束群,纤维束群内部形成二级流道;再将纤维束群按照叉排排列的方式形成主流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