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推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日益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特别是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当务之急。班主任这一特殊的教师群体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尤其是在中小学教育中),无论是在教育教学层面,还是在教育管理层面都处于中心环节,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中小学班主任队伍的现状特别是优秀班主任缺乏成为制约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巴彦淖尔市的7个旗县(区)、21所农村中小学和1200名班主任调查分析,形成了对巴彦淖尔市农村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现状客观清晰的认识:总体来看,农村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工作的现状,应该说喜忧参半。一方面,优秀班主任的学历、师德、教学能力、治班之道、事业心、责任心等方面均有了很大提高;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日益重视优秀班主任队伍建设、人才培养、选拔任用并逐年提高了其待遇。另一方面,农村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乐观,如优秀班主任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失衡、校际间不平衡以及队伍的稳定性差等普遍存在。同时,借鉴相关国内外有关教师、班主任队伍建设的理论成果,对农村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缺失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结合巴彦淖尔市的地区特点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具体措施。农村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缺失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其中,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农村教育管理机制不规范、农村教育工作条件艰苦、农村任教教师自身素质低是主要原因。优秀班主任缺失是农村中小学教师“不愿做、不会做、不宜做”班主任的体现。改善应对农村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缺失的现象,促进优秀班主任的成长,优化班主任队伍质量,应该统筹考虑,多管齐下。重点从加大对农村中小学经费的投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教师和班主任的培养力度、完善评价激励机制、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等方面努力。从农村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出发,特别是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农村中小学的现状看,农村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的培养与队伍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重道远,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去探索、实践和创新,真正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之路、教育发展之路,实现城乡教育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