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快城市化进程,许多大都市区迅猛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业用地被征用,农民失去土地的自我保障功能;大批农民进入工业与城市,形成中国特有的农民工,农民工外出打工,使得二代子女城市化、家庭结构核心化,严重削弱了家庭养老功能,同时又不能获得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养老待遇;还有大都市区的务农农民一直处于未被城镇养老保险覆盖的范围,期待更好地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福利。大都市区的养老保险制度表现出明显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性特征。近几年党和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明确提出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实现城乡经济统筹发展。作为西部大都市区的典型代表,成都、重庆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1年,两个地区已经在全国率先建立起了覆盖全市范围、可以相互衔接、保障功能完善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系,实现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一体化。西安市的养老保险工作一直是走在全国的前列,今年已经完成养老保险的城乡全覆盖。文章通过对经济环境、制度依据及统筹现状等方面分析介绍了这三种模式,并从三种模式中不同人群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要素上比较研究,得出了各自的特色与差异,总结出三种模式还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同时借鉴日本实现全民统一的养老保险的经验,最后提炼出了适合我国西部大都市区实现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建议。本文分为六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一章:导论。介绍了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重难点和行文框架构思;第二章: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础。本章首先对大都市区、养老保险、城乡统筹三个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介绍了公平理论、城乡统筹理论、和谐社会构建理论等三个基础理论,为统筹城乡养老保险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三大都市区社会养老保险城乡统筹现行模式。本部分首先从经济环境、制度依据、城乡养老保险统筹现状三方面分别介绍了“西安模式”、“成都模式”、“重庆模式”。然后通过与西部其他省份农村养老保险基本情况的对比,体现了三种模式在养老保险城乡统筹方面取得的卓越成绩;第四章:西部三都市区社会养老保险城乡统筹模式比较与经验总结。本章首先指出了三种模式各自存在特点与利弊;接着对三种模式中不同人群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要素,如参保对象、参保方式、账户模式、资金来源、缴费标准、给付标准等进行了具体地对比研究;最后总结了三种模式中还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第五章:日本养老保险城乡统筹模式借鉴。本章首先证明了借鉴日本经验的现实性与可行性,接着重点分析了日本养老保险城乡统筹的模式,最后得出了日本模式宝贵的经验;第六章:西部大都市区统筹城乡养老保险的政策建议。这一章首先从完善现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探索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建立和加快多层次的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三个角度对完善西部大都市区农村养老保险提出了政策建议,然后基于城乡养老保险均衡发展的原则,探讨了建立统筹城乡养老保险的衔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