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污水处理厂出水残留的药物活性物质(PhACs)随尾水进入环境中,可能会对人类身体健康及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险。因此研究污水处理过程中PhACs的迁移转化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选取5种氟喹诺酮类(氟罗沙星、培氟沙星、依诺沙星、诺氟沙星、洛美沙星)、3种降压类(利血平、硝苯地平、尼群地平)和1种降脂类(吉非罗齐)药物,分别针对它们的水解动力学、光解动力学、吸附动力学、生物降解特性及其在污水处理厂中的含量水平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本文分别建立了同时检测污水处理厂中氟喹诺酮类和降压降脂类药物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分别检测了邯郸A、B两污水处理厂中9种PhACs的含量及分布情况。A污水处理厂中9种PhACs的进水含量在0.961μg/L~19.9μg/L之间,出水残留量在n.d.~1.60μg/L,平均去除率为38.2%~99.3%,污泥中的含量为0.377μg/g~4.33μg/g;平均每天有2423.496g进入污水处理厂,排出235.303g。B污水处理厂中9种PhACs的进水含量为0.267μg/L~28.2μg/L,出水残留量在n.d.~1.46μg/L之间,平均去除率为43.0%~100%,污泥中的含量为0.615μg/g~4.85μg/g;平均每天有4357.327g进入污水处理厂,排出492.946g。通过对9种PhACs动力学及降解特性的研究,试验发现氟喹诺酮类和尼群地平不易发生水解,利血平、硝苯地平和吉非罗齐的水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光照条件下9种PhACs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光降解。活性污泥和灭活污泥对目标物质的吸附均能较好的满足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方程,吉布斯自由能函变均小于20KJ/mol,说明污泥吸附对目标物质的去除主要是物理吸附的过程。通过模拟生物降解试验,发现生物降解是去除各目标物质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