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公共产品的配置研究

来源 :集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body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正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务院提出了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通过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要实现“人的城镇化”,保障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居民基本公共服务,针对我国当前地方公共产品配置的现状,研究如何配置地方公共产品才能实现人的城镇化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分析城镇化和公共产品的概念和相关理论,在分析传统城镇化进程中地方公共产品如何配置的基础上,指出传统城镇化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和目标。通过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的比较,提出地方公共产品配置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指出新型城镇化对地方公共产品配置的要求。本文的重点是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大背景下研究如何配置地方公共产品,以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包括: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提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地方公共产品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地方公共产品配置数量不足、城乡差距大、区域差距大和配置效率低下等。分析引发上述问题的原因,借鉴美国和韩国在城镇化进程中地方公共产品的配置经验,最后根据我国具体国情,提出农村、城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地方公共产品配置的思路。针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地方公共产品配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统筹城乡、协调区域地方公共产品配置,提高地方公共产品的配置水平和效率,通过地方公共产品的合理配置,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最终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区域差距,实现“人的城镇化”。
其他文献
战略联盟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盛行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宏观上讲,它为同一行业内部的企业发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激励兼容机制,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战略联盟大量节约了企业间的社会交
该文在北京市住宅市场的发展现状为背景,根据近几年住宅市场的统计资料,运用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住宅供求的相关理论及指标,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市住宅
近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今年国家放慢了经济增长的快速步伐,将发展重点转向经济增长质量提高和经济结构优化方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是迫于当前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