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极具有观赏价值的野生花卉大百合鳞片为材料,诱导的愈伤组织为基本实验体系,通过添加不同外源激素种类,观察大百合愈伤组织在诱导、分化培养过程中组织形态的变化,分析了不同激素处理的愈伤组织培养过中的内源激素、核酸、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裂解酶(PAL)、蛋白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以及过氧化物酶、酯酶同工酶研究。探讨了大百合鳞片组织培养过程中的细胞分化、器官发生与生理生化基础及其与培养条件的相互关系,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通过对愈伤组织诱导阶段的生理生化指标研究表明:MS+NAA0.1mg╱L+6-BA1.5mg╱L培养基能诱导大百合鳞片内源生长素、细胞分裂素(iPAs、ZRs)的合成,IAA、iPAs含量对细胞生长启动、愈伤组织形成影响大。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DNA、RNA和蛋白质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细胞生长、分裂关系密切;POD、PAL、蛋白酶活性呈现一定变化规律;同工酶带出现特异带。(2)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激素组合对大百合愈伤组织生长效应、器官是否发生均不相同:以MS+NAA0.1mg╱L+6-BA1.5mg╱L为培养基诱导的愈伤组织均能在各种激素组合处理中生长。MS+NAA0.1~3.0mg/L+6-BA1.5mg/L和MS+NAA0.1mg/L+6-BA0.0~4.0mg╱L中愈伤组织生长好,有不定芽发生,高浓度的NAA或者6-BA对不定芽发生有抑制作用;MS+NAA0.1mg╱L+KT0.2~1.5mg╱L中愈伤组织生长最好,对不定芽分化和根的形成都有促进作用;MS+NAA0.1mg╱L+6-BA1.0~2.0mg╱L+KT0.5~1.0mg╱L中愈伤组织生长缓慢,无器官发生。综合愈伤组织生长和细胞分化情况,大百合鳞片细胞分化培养基的选择采用KT为宜,以MS+NAA0.1mg╱L+KT0.2~1.0 mg╱L可以获得较高的植株再生率。(3)通过对不同激素种类、浓度分化培养中的愈伤组织内源激素和形态发生间关系研究表明:各处理中愈伤组织不定芽发生与IAA含量高低有关,IAA极低没有不定芽产生,如同时附加6-BA和KT处理中,当IAA含量达到一定值以上时,均有不定芽发生。同时不定芽产生、形成需要IAA经一个降低过程来完成,但在不同激素种类处理中不定芽分化数多少与IAA降低快慢结果不一致。各处理愈伤组织不定芽发生过程都伴随着CTK含量下降,NAA、KT处理不定芽分化数与CTK的下降幅度没有关系。影响根分化的是IAA和iPAs,不定根的形成需要低水平的IAA和CTK。(4)通过对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处理中愈伤组织核酸含量变化研究,表明核酸可作为大百合形态发生的标志,大百合愈伤组织分化前RNA含量增加,DNA含量下降,愈伤组织内RNA的升高,标志着细胞分化的物质合成。芽原基形成过程中RNA下降,是细胞由生长转向分化的标志。根原基形成的启动需要DNA合成代谢达到一定高的水平。(5)对分化过程愈伤组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蛋白酶、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裂解酶(PAL)活性研究表明:蛋白质水平、蛋白酶活性变化与愈伤组织生长有关,但不能作为细胞分化的标志。POD和PAL活性与器官的形成关系密切,各处理愈伤组织在形态发生过程中POD活性规律有差异,NAA和KT处理愈伤组织POD活性降低与不定芽产生有关,KT中第二个峰与根分化关系密切,6-BA处理愈伤组织随着第二个活性高峰出现不定芽分化完成。PAL活性在各处理愈伤组织形态发生时变化规律一致,随着不定芽形成活性下降。KT处理中愈伤组织PAL出现第二个活性高峰与根原基的形成有一致性。(6)各处理愈伤组织POD同工酶酶谱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酶带强弱上,在不定芽、根的发生中,无特异带出现。EST同工酶有两个酶带集中区,NAA可增强愈伤组织第二酶带集中区的酶带,并在培养后期抑制第一酶带集中区的酶带活性和使最后一条酶带消失。6-BA可大大增强愈伤组织两个酶带集中区的酶带活性,KT却是使两个酶带集中区酶带活性减弱。大百合愈伤组织器官发生与酯酶同工酶酶谱中某一条带或几条带无关,是各条带共同效应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