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掺杂对BiFeO3基薄膜电性能的影响研究

来源 :山东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h_l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传感器、谐振器、驱动器、非挥发性存储器、超声波换能器等铁电薄膜电子元器件需求量的增加,制备低成本、高寿命、集成多功能的铁电薄膜材料受到研究者的高度关注。近年来,BiFeO3 (BFO)作为一种理想的环境友好型无铅多铁材料,因其优异的铁电、压电以及铁磁性能,有望在未来的微机电系统中替代Pb(Zr,Ti)O3(PZT)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诸多因素仍制约着BFO薄膜材料的应用,一方面,BFO薄膜样品的制备工艺仍不够成熟,所制备的BFO薄膜样品存在性能不稳定和性能不优良两个特点;另一方面,在BFO薄膜样品的制备过程中,由于气氛等原因,容易发生Fe化合价的波动(主要为Fe3+被还原为Fe2+),为了达到电价平衡,产生氧空位,这将使得所制备的薄膜样品的漏电问题加剧,进而影响到所制备的薄膜样品其它方面的性能,如铁电性能等。因此,通过对制备工艺的进一步优化、掺杂改性、制备多层结构等手段提高BFO薄膜的性能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层层退火工艺,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参数的BFO基薄膜样品,通过一系列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Bi过量对BFO薄膜的结构和性能影响较大。在本体系中,当Bi过量10mo1%时,所制备的薄膜为AB03型钙钛矿结构,此时薄膜样中存在准同型相界,在准同型相界附近,薄膜相结构具有较大活性,有利于薄膜性能的提高,测试电场为1213kV/cm时,薄膜剩余极化强度为71.18μC/cm2,矫顽场强412.52kV/cm,漏电流密度为7.8×10-7A/cm2,当频率为105Hz时,薄膜的介电常数208,介电损耗为0.042。(2)Sr掺杂对BiFe0.98Mn0.02O3薄膜的相结构和电性能有较大影响。Sr元素的最佳掺量为2mo1%,测试电场为800kV/cm时,薄膜剩余极化强度90.129 μ C/cm2,矫顽场282.37kV/cm,漏电流密度为4.5× 10-7A/cm2,测试频率为105Hz时,介电常数为232,介电损耗为0.190。(3)使用Sr2Bi4Ti5O18(SBTO)薄膜进行双层结构的制备,降低了BFO基薄膜样品的漏电流密度,同时发现,双层结构的制备,使得所制备的薄膜样品的抗击穿电场升高。作为创新,在机理分析方面,认为Sr掺杂导致BFMO薄膜漏电的主要因素是自由移动的氧空位(Vo2-)··或取代铋离子的锶离子(SrBi3+2+)’而不是缺陷电子对(Srbi3+2+)-(Vo2-)",这为进一步降低薄膜材料的漏电流提供了参考,通过双层结构的探讨,提高了薄膜的抗击穿性能,降低了薄膜的漏电流密度,开阔了制备更薄薄膜的新思路,为BFO基薄膜在未来的电子元器件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其他文献
我们中的很多人会问一些问题,关于我们的起源、我们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据说我们是赤条条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但那只是故事的开头。    什么时候我第一次感觉?    可靠的证据表明,胎儿在不晚于第26周时就能感觉疼痛,然而,有些人主张这种能力远早于此出现。一项研究显示,胎儿到第17周就能感觉疼痛。  一个新生婴儿在某种程度上对触觉的敏感性与年龄稍大的人完全一样。新生儿的皮肤比成年人纤薄。这样,他的神经
期刊
国际化是新兴市场企业克服后发劣势、实现创新追赶的重要战略选择.基于组织学习理论,以中国具有国际扩张行为的高技术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探索了新兴市场企业国际化水平对创
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实验手段系统研究了Al-Pb纳米相复合结构合金中Pb相体积分数对其长大行为的影响,并探讨了在温度场、温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人们对减少油耗、节约能源提出更高的要求。而高强 IF钢由于具有优良的深冲性能及高的强度,成为汽车行业向环保型、汽车自身轻量化发展的重要钢铁材料。 
纳米Cu粉末有望作为物理掺杂材料应用于激光聚变靶丸制备中,其分散、分级是应用的前提条件。本文利用自悬浮定向流法制备了金属Cu纳米粉体,研究了纳米Cu粉在不同的分散体系(水和
学位
本文通过在纵向关联市场框架下构建一个博弈模型,研究两个下游国在分别采取独立贸易报复与联合进行贸易报复两种情况下,中国政府应采取的稀土出口政策。研究发现:(1)当下游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