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O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yu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善心血管生物材料的抗凝血性能是国内外生物材料研究领域的重大课题。表面改性技术已成为改善无机生物材料血液相容性的有效手段,但目前尚无一种成熟的无机材料的抗凝血性能能够取代低温各向同性热解碳(LTIC)在临床应用中的地位。Si-NO系薄膜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材料尚处于尝试性的研究阶段,但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Si-NO系薄膜具有潜在优异的抗凝血性能(接近或优于LTIC)。本论文采用脉冲非平衡磁控溅射的方法,通过调整N2流量和控制沉积工艺参数(如靶基距、沉积压力)制得了不同键合结构的Si-NO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综合分析薄膜的成分结构,结果表明:随着N2流量的增加(0~40sccm),真空腔中过多的N离子引起Si靶中毒,从而导致Si-NO薄膜的厚度和沉积速率下降。靶基距减小(85~50mm)使得到达基片表面的N离子流增加,即更多的N原子结合到薄膜中。随着N2流量的增加(0~40sccm),薄膜的化学成分在SiN0.04O0.45~SiN0.7O0.27之间变化。本论文所制备的薄膜结构可分为RMM和RBM两种结构模式。RMM结构薄膜中Si的结合状态是以无机Si0为主,a-SiO2相和a-Si3N4相较为均匀地分布在Si0基质中;RBM中Si的结合状态是以Si2+、Si3+、Si4+价态存在于SiNvO4-v(v=0,1,2,3,4)化合物相和a-Si3N4相化合物中,其含量的多少取决于变化的沉积工艺参数。Si-NO薄膜的禁带宽度在1.41~4.41eV之间变化,RBM结构的禁带宽度大于RMM结构的禁带宽度。RMM结构的薄膜中存在的无机Si0是其禁带偏窄的根本原因;RBM结构的薄膜中的N、O原子含量的增加使得薄膜禁带宽度增加。RMM结构的薄膜,随N、O原子含量比(N/O)的增加,薄膜的亲水性下降;RBM结构的Si-NO薄膜,随N、O原子含量比(N/O)的增加,薄膜的亲水性增加。本论文在体外系统性评价了Si-NO薄膜的抗凝血性能,并进一步探讨了薄膜制备工艺、成分结构、物化性能和薄膜抗凝血性之间的关联性,建立了薄膜表面结构状态与薄膜血液相容性间的相关关系:RMM结构的Si-NO薄膜中,N、O原子含量比(N/O)较低的薄膜,其抗凝血性能较好;RBM结构的Si-NO薄膜中,N、O原子含量比(N/O)较高的薄膜,其抗凝血性能较好,均优于对照样品LTIC。薄膜抗凝血性能的提高与薄膜亲水性的改善、极性分量的上升),γsp/γsd比值的提高和碱性分量γ-的提高有关。Si-NO薄膜的亲水性是影响薄膜抗凝血性能的关键因素,薄膜的成分结构通过改变其亲疏水性等性质影响其抗凝血性能。
其他文献
寻求合适的方法构建组织工程化血管一直是血管组织工程领域各国学者研究报道的重点,作为理想的血管替代物,它应有良好的机械张力,足以承受动脉强大的血流冲击而不破裂;具有血管生物活性,对温度、血流变化有相应舒缩反应,并能分泌相应的生物活性物质。其中最重要的是血管替代物的力学性质,要经得起长时间的血流考验,这是修复血管缺损成败的关键。在血液流体力学对血管壁作用的长期研究中,学者们设计出能模拟体内血液循环、血
分析材料的电磁性能是研究其微波吸收性能的基础。相对复介电常数εr及相对复磁导率μr是表征材料电磁性能的主要物理参量,它们反映了材料损耗电磁能量的能力。材料对微波的
飞速发展的网络、信息,使得微课也走进了学校走进来课堂.微课应用于高校英语教学具有主题集中、方法灵活、适应性强等优势,能够有效解决当前高校英语教学存在的教学理念滞后
本文针对包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20CrMo抽油杆钢,在连铸坯矫直区受到矫直拉、压应力的作用,且铸坯受力后高温力学性能差,裂纹易于产生在铸坯表面或内部等问题,用Gleeble-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的壳聚糖—5-氟尿嘧啶纳米药物,并对其体内外释药特性及组织相容性进行研究。方法:运用聚电解质络合原理及优化的制备工艺,制得空载壳聚糖微球和壳聚糖载5-氟尿嘧啶纳米微球。通过透射电镜、原子力显微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其表征进行检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载药量;高效液相色谱法及恒温振荡法分别检测其在体内外的释药特性;采用MTT法及皮下组织相容性试验对壳聚糖药物载体进行毒性评定。结果:按优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网络走进了校园,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智慧教学辅助平台不断涌出.雨课堂是在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由清华大学推出的智慧教学工具.本文介绍了雨课堂
“全国青年文明号”获得者——江苏省测绘工程院工程测量分院是一支平均年龄29岁的年轻队伍,他们常年奋战在野外一线,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了突出业绩,在攻坚克难中展现了青春风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是新时代不可回避的焦点之一,而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则为之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天、地、人三者,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则是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任务教学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高职英语教育工作者运用于实际教学当中,而怎样创设一个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任务教学法成了我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