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痫前期,是在女性妊娠20周之后呈现高血压与蛋白尿,并引起母体与胎儿发病与死亡的妊娠疾病。目前提前分娩是临床上治疗子痫前期的唯一方法。到现在为止,子痫前期发病的原因还不是很清楚,蜕膜化异常或许与该疾病的发生有关,蜕膜化为在月经周期的分泌阶段,梭形样的人类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转变并分化成又大又圆的蜕膜细胞,分泌催乳素(PRL)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连接蛋白1(IGFBP1),以及其它生长因子,进而支持胚胎着床与胎盘的形成,该基因对人类正常的妊娠至关重要。许多转基因小鼠敲除模型表明多种因子的表达对蜕膜化过程很重要,包括孕酮受体(PR)、Hoxa10以及环氧化物酶2(COX2)。人类来源的COX2由PTGS2基因编码,该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长8.3 kb,含有10个外显子。COX2能被不同的刺激因子诱导后高度表达,如细胞因子、生长因子、有丝分裂原、肿瘤促进因子。COX2能够调节炎症、分化、有丝分裂以及血管生成等生物过程。COX2表达缺陷会影响早期妊娠的各个阶段,包括排卵、受精、着床的生理过程,也包括蜕膜化过程。有研究表明COX2是妊娠蜕膜化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的关键分子。因此,我们进行实验探究COX2、蜕膜化与子痫前期三者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通过收集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妊娠女性的蜕膜组织进行实验研究,研究发现在重度子痫前期病人蜕膜组织中COX2 mRNA与蛋白质的表达量,相对于正常妊娠组有所降低。另外,在用环腺苷酸环化酶(cAMP)与醋酸甲羟孕酮(MPA)体外诱导人类子宫内膜基质细胞(hESCs)蜕膜化0、3、6天后,COX2、蜕膜化标记分子PRL与IGFBP1的表达量增加。且这种表达量的增加是时间依赖性的,与蜕膜化的程度相关。最后,通过RNA干扰技术,把PTGS2基因敲低后,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形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蜕膜标记分子PRL与IGFBP1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总之,COX2在人类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蜕膜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COX2表达降低会阻碍蜕膜化与血管生成。因此,我们推测COX2、蜕膜化与子痫前期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