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社会需求量日益增加,政府采购在事业单位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一方面,事业单位有稳定的财政拨款,没有生存的压力,故而其对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风险因素缺乏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及其评价的研究和实践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针对政府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评价研究较少,而是其作为单位业务层级的一部分包含在单位整体内部控制评价活动中较多。我国政府采购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两方面的发展缺陷,导致政府采购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政府采购结果满意度低、政府采购的效率得不到有效控制等问题。为了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维护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有必要针对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价。事业单位对其政府采购内部控制进行评价,既可以提高政府采购质量、改善资金使用效率、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又可以丰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及其评价的内容、促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发展。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以及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等概念的界定确定研究范围,采用规范性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风险管理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立足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评价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然后,从“控制环境”、“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政府采购需求报告管理”、“政府采购活动管理”、“政府采购合同管理”和“政府采购物资验收管理”六个方面选取内部控制评价的27个指标,结合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将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结果量化,建立一套科学、完整、客观、准确的评价指标体系。接着,以A市残联为例,将评价方法运用到具体单位,分别从控制环境、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等六个目标层,对A市残联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作出分析。最后,根据现行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评价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结合A市残联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内部控制、政府采购预算管理、需求报告管理、过程管理、合同管理以及物资验收管理六个方面对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评价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