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而城市化进程也带来了经济社会的转变。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整体呈扩大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是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我国出现总体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则是影响程度最大的因素。为有效地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我们需要分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结构。置于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本文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分析城市化对城乡居民收入结构性差距的影响。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第一章是绪论,概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文章的框架结构。第二章是相关理论概述,主要包括城市化和城乡收入结构性差距概念的界定、居民收入理论、二元经济理论以及制度和制度变迁理论,并简析了城市化与城乡居民收入结构的关系。第三章是城乡居民收入结构性差距分析,对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分别作了统计性描述分析,并找出了城乡居民各项收入存在的差距。在此基础上,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造成城乡居民收入结构性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工业优先战略、财税体制的城市偏向、户籍制度的二元性、城乡产权的不同、社会保障的城市偏向和教育体制的城市偏向。第四章是城市化对城乡居民收入结构性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运用VAR模型,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及脉冲响应分析。第五章是对策建议,根据第三章找出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第六章是结论,主要结论包括城乡居民各项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是不同的、造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结构性差距的制度原因是一系列城市偏向政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随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呈现出扩大的趋势、城市化率分别与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差距、经营性收入差距、财产性收入差距和转移性收入差距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以及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需要结合制度的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