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酯废水污染物成份复杂、COD浓度高、可生化性差,因此,系统启动困难,处理难度大。福建省金纶高纤股份有限公司,采用UASB工艺+二段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产生的聚酯废水,采用UASB厌氧处理,可将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再通过多级接触氧化和生物炭池处理,污染物出水浓度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及中水回用要求。
本文以福建省金纶高纤股份有限公司聚酯高浓度废水(CODCr≈5000mg/L)为试验对象,研究系统启动及以后共六个月厌氧池CODCr、pH、VFA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试图找出厌氧池微生物营养成分的最佳配比,同时对好氧池出水COD指标也进行了考察。
在刚投加絮状污泥不久的头两个月里(即5月份和6月份),厌氧池基本没有处理能力,进出水的CODCr浓度变化毫无规律,出水偶尔有絮状污泥流失;厌氧系统基本不具备缓冲能力,池内pH的调节主要靠外加碱液来保持中性,微生物的水解阶段不明显,VFA≈350 mg/L。相比而言,好氧池在系统启动半个月左右已对COD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但总体来讲,去除率比较低,一、二级接触氧化池约分别为10~15%和5~10%。
在启动成功时的两个月里(即7月份和8月份),出现了许多质变,CODCr,的去除率迅速提高,跃升至65%。厌氧池的缓冲能力大大提高,PH在外加碱液减少的情况下仍能保持中性,VFA由1500 mg/L降到250mg/L,这表明酸化阶段产生的大量挥发性有机酸正被产甲烷细菌很好地利用生成甲烷。好氧池出水COD浓度进一步降低,去除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一、二级接触氧化池分别达到58%和63%。
在以后的两个月里(即9月份和10月份),改变营养物配比,使得厌氧池COD去除率最高达到70%,VFA降到210 mg/L左右。
通过以上六个月的跟踪观察,对UASB上流式厌氧反应池的运行从进出水负荷、温度、pH值、VFA等几方面进行了研究,发现出水COD、pH、VFA等指标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另外,在调试过程中确定了厌氧反应池最佳的营养配比为:COD∶N∶P=200∶5∶1,废水经处理后可达标排放或作为中水回用。最后,浅谈了一些生产运行中较多见的异常现象及对策,以期对相同性质的废水处理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