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人力资本对农民工城市融入影响研究——基于浙江省两市农民工的数据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qing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已经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劳动大军,为我国的现代化、城市化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却很难融入城市社会,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存量不够,进而很难从经济、社会、行为和心理层面融入城市社会。本文利用浙江省绍兴市和台州市农民工的抽样调查数据,对专业性人力资本与农民工城市融入进行调查研究。首先将专业性人力资本划分为培训情况、资格证状况和教育水平,建立了农民工城市融入模型考察专业性人力资本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其次通过指标属性法与改进的变异系数法对融入度进行综合测度,得出农民工综合的城市融入值。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首先是农民工专业性人力资本的现状。当前农民工的教育程度主要是初高中文化水平,新生代农民工成为主体,农民工群体展现出新的活力;同时农民工培训状况和资格证状况有所改善,超过一半的农民工都有经过职业培训和拥有资格证,说明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整体的推动会促进农民工求知增技的想法,农民工职业选择呈现多样性。(2)通过变异系数法测得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度,将经济、社会、心理和行为数值相加得出综合的城市融入值。(3)农民工专业性人力资本中的培训情况、资格证情况、对农民工城市融入有显著影响,具体来说,培训情况和资格证情况对农民身份认同和定居意愿两方面都有促进作用。相反,农民工的教育水平对身份认同没有显著影响,对城市定居意愿有显著影响。(4)农民工的年龄、月收入对农民工城市融入有促进作用,在身份认同和定居意愿两方面都是显著促进作用的表现,但农民工的在外务工环境即亲戚朋友在打工地不利于农民工城市融入,在身份认同和定居意愿两方面都是显著抑制作用。加快推进农民工城市化和市民化需要更多关注农民工的务工需求,从专业性人力资本角度提供更多政策服务,构建多渠道的、多层级的新型职业培训教育体系,帮助农民工有效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具体包括:(1)建立健全职业技术教育,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提供专业性的职业教育,整合教育资源,鼓励多主体、多元化、多样化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以市场导向为前提,建立现代化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员工职业专项技能培训活动。(2)加大对职业资格证的宣传和认证力度,激发农民工考证热情。农民工不仅要在实践工作中积累经验,也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因此鼓励宣传农民工考职业资格证书,拓宽自身就业途径。推广创建职业培训与教育的信息综合平台,利用新媒体手段加强宣传,从而更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政府和企业要考虑农民工的职业需求和难点,政府要减轻农民工资格证获取的经济压力,企业要提供培训机会和资金补贴,提高农民工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农民工的技能素质。(3)提升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和思想认知水平。首先教育要从小抓起,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保障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发展“互联网+教育”模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其次是保障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一方面加大对所在社区的硬件开放比如图书设施和体育锻炼设施,提高农民工的业余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开放软件资源,进行知识、综合素质的熏陶。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沟通交流,让更多农民工接受多样化、多内容的知识灌输,为高素质的农民工奠定一定的基础。(4)保障农民工稳定就业,提高农民工收入,促进就业经济融合。进一步推广居住证制度,实现居住证制度对流动人口进行全覆盖;并且完善想配套的政策,扩大公共服务内容,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加快发展和市民化的目标,通过与城市居民的活动交流加强,形成良好的敦睦环境。
其他文献
当前,农民工逐渐地发展壮大成了我国制造业和劳动力的主力军,是推进“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中坚力量。随着中国进入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关键期的到来,农民工的留城意愿被认为是衡量当地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观念的更新使得农民工在做出留城决策时更加重视医疗等公共服务以及城市融入等社会关系的影响。2006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2016年《国务院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学位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粮食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物资,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业技术作为粮食种植的重要生产投入要素和现代化的生产工具,在稳定粮食产量和促进粮食种植效率的提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粮食种植的机会成本迅速上升,种粮收益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呈现趋势性减弱,农业技术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和意义越来越重大。基于此,本文将进一步研究农业技术进步对湖北省
学位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食品安全问题被给予前所未有的重视。食品的经验品和信任品的特性使得消费者对食品质量的甄别具有滞后性与不确定性,但由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引发的事故往往会导致整个行业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发展停滞。农业上市公司是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的重要行为主体。因此研究农业上市公司食品质量安全信息披露与经营绩效的内在关系对规范农业上市公司信息披
学位
在资源紧约束背景下,农业生产性投资已然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几年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强调农业生产性投资的重要性,需进一步加强生产性投资补贴力度,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数据显示,农村农户固定资产投资额已从2001年的2904.26亿元上升至2017年的9554.42亿元。可见,农户依旧是农村生产性投资的主力军之一。与此同时,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有效劳动
学位
我国畜牧业长期粗放式的生产发展造成农村地区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养殖场周边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畜禽养殖废弃物已成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农村环境污染影响着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状况,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是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举措。我国政府从2001年开始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关于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政策法规,通过控制畜禽养殖规模、调整养殖布局、对病死牲畜进行无害化处理和实
学位
自2004年起,中央一号文件已连续十八年以“三农”为主题。而农民增收问题又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在党和国家的多次号召下,促进农民多渠道增收成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抓手,且金融发展对农民增收的作用被多次强调。县域金融作为农村金融和城市金融的纽带,其有效发展是农民得以投融资、发展农业、实现多渠道增收的基础。本文通过对己有的文献梳理得知,大多数学者对于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的研究多关注于农村金融对农民增收
学位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是地球上具有高价值的多功能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具有涵养水源、降解污染、均化洪水、调节局地气候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重功能,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坚实保障,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绿色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与资源保护的不平衡日益突出,湿地面积萎缩、污染加剧、资源的不合理开采等问题日益突出。党的十八大
学位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的业务、流程和模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如何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当前实务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门话题。以2008—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税收优惠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税收优惠能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机制分析表明,税收优惠通过提升企业创新和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检验发现,在环境不确定性越大时以及对于竞争优势越强的企业,税收优惠对企业数
期刊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之后的中央一号文件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又多次强调要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建立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土地托管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在不改变农户土地承包权、收益权的基础上,能够将土地有效的集中起
学位
粮食安全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和幸福,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强盛。在我国,粮食生产功能区包括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和粮食产销平衡区。粮食主产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全国绝大部分粮食产量和商品粮都来自粮食主产区,在中国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粮食主销区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大城市,粮食种植面积有限,粮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