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识系统设计与受众认知方式的关联性研究——以文化场所导识系统设计为例

来源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NNIE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文化软实力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国家一系列文化激励政策的出台,进一步催生了文化大繁荣与大发展的新趋势,以文化产业为依托的各种文化场所如雨后春笋般的不断涌现。与此同时,人们自觉地接受文化熏陶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对于文化场所主办方而言,如何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人们参观学习,循序渐进地传达文化信息,是摆在面前的一项首要任务。其中最为直接的一个方面,就是建立一套适应受众特点的导识系统,在方便人们有序参观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实现教育目的。导识系统作为引导受众有计划地接受信息的媒介,其本身必须与受众的认知方式及能力相适应,否则就不可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本人选择了“导识系统设计与受众认知方式的关联性研究”,作为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课题。  由于文化场所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所涉及的表现形式非常多样化,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展开力所能及的研究,本文仅选择了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以及非商业性质的展览馆等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化场作为研究对象,它们共同的特征是具有公共性、教育性、文化传播性和知识系统性。并且,这类文化场所的受众相对于其它场所的受众,无论是在获取信息的积极性和迫切性方面,还是总体知识水平、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水平,他们对于导识系统的认知也会有别于其他受众。因此,对于这类文化场所的导识系统设计,就不能完全照搬书本上的模式,需要有针对性地展开研究。  本文从导识系统设计的相关概念入手,结合目标受众群体的认知方式及特点,对导识系统设计的一般知识进行了梳理。在系统分析其共性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导识系统设计与受众认知方式的关系,探索导识系统设计的基本规律,为具体的设计实践进行必要的理论思考和知识准备。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对于文化场所导识系统的构成因素及特征进行了分析,从中梳理出研究的基本思路及主要内容;其二,通过对文化场所导识系统的受众及其认知方式的研究,对设计定位与表现方式进行了探讨;其三,提出了基于受众认知的导识系统设计观点,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应用分析;最后的结论部分是总结全文,阐明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对存在问题及后续研究的方向提出了目标。
其他文献
德国哲学家、现代符号学奠基人之一的恩斯特.卡西尔从符号学的角度考察人类的活动,他认为,“人是进行符号活动的动物。人类利用符号创造文化,一切人类的文化现象和精神活动,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花鸟画的题材众多,其中以梅、兰、竹、菊品质代表文人雅士高尚品格,合称四君子。梅在严寒盛放,兰在深谷幽香,竹子风高亮节,菊在深秋傲霜,这些花草的所具有的性质特别能对应文
上充泵房应急通风系统(DVH)是保证上充泵安全运行所必须的系统,在上充泵房温度高或发生火灾及事故工况下,通过启动DVH风机向上充泵房通风,保证上充泵油冷却器进口所需的温度,
康有为(1858-1927年)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同时又是很有影响力的书法家,在书法理论和书法创作中均有较深的造诣。其著作《广艺舟双楫》洋洋近六万言,是中
期刊
锣戏做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上曾长时间被清政府列为禁戏。是中原地区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年代久远,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目前这个古老而又稀珍的曲牌体剧种由于时
历经了八百余年历史沧桑的目连戏,作为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它以丰富的内涵,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它不愧为一朵绚丽多彩的浪花。在漫长的岁月里
围绕660MW超超临界锅炉运行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出通过选择燃烧煤炭的种类,以及煤粉细度,一次风量,以及空气的氧含量,对超超临界锅炉运行都起到一定的经济性能,文中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