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松生物量分配及径向长长与所好候因子的关系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vo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生产力最高的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碳收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森林碳库的任何变化都将对大气CO2浓度产生影响。准确估计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碳储量以及森林生长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将有利于探明森林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本论文以白皮松(Pinusbungeana Zucc.et Endl.)为研究对象,在甘肃徽县采伐30株白皮松标准木,分析比较了不同林龄(16a、35a、50a和68a)白皮松林分的生物量、碳、氮密度分配,同时建立关键气候因子-年轮宽度模型,利用白皮松生物量方程预测未来气候变化下森林生物量以及碳汇能力的变化。本研究探讨了在未来气候变化下森林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为减少预测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中不确定性提供一些方法,并为制定应对气候变化下的森林可持续经营与碳汇功能评估政策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随着林龄的增大,树木各组分生物量平均生长率也增加,在0~16a、17~35a、36~50a和51~68a树木平均生长率分别是1.91,4.72,6.16和9.75 kg·year-1。树木各组分生物量分配趋势在不同林龄阶段相对稳定:去皮树干>树枝>粗根>树叶>树皮>细根(≤5mm)。根冠比在不同林龄阶段基本保持恒定,约为0.28。   (2)以胸径(DBH)为自变量的幂函数是估算树木各组分生物量的最优模型。在输入变量中加入树高(H)并没有显著地改善树木各组分生物量的预测。此外,还应考虑林龄对生物量模型参数的影响。   (3)乔木层各组分生物量也随林龄增加,总生物量由16a的47.96 t ha-1增加至68a的299.23 t ha-1,植被总生物量由16a的54.13 t ha-1增加至68a的313.73t ha-1。林下植被的生物量随林龄先增加后减少。   (4)林龄对树木各组分碳、氮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不同组分问碳、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范围分别为48.74~51.81%和0.21~1.55%;不同林龄下白皮松各组分含碳率为:树叶>树皮>树枝>树根>去皮树干,含氮率为:树叶>树枝>树皮>树根>去皮树干。林龄对树叶和去皮树干的碳氮比影响较大,碳氮比随着林龄的增加而显著升高。建议在以后白皮松碳、氮库计算中,使用各林龄全树平均含碳、氮率,分别为49.62%和0.43%。   (5)土壤总有机碳、氮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林龄的增加土壤碳、氮含量增大。0-20 cm土壤是决定土壤碳、氮密度的主要深度,分别占土壤总碳密度的61.9%~63.7%和土壤总氮密度的58.3%~60.0%。   (6)林分总碳密度和总氮密度分别从16a的93.38 t ha-1和6.60 t ha-1增加到68a的240.34 t ha-1和8.63 t ha-1。幼龄林(16a)和中龄林(35a)阶段,土壤碳库是白皮松林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乔木层其次;而在近熟林(50a)和成熟林(68a)阶段,乔木层碳库为最大碳库,土壤层其次。在各林龄阶段土壤为生态系统的最大氮库,乔木层其次。   (7)基于响应面函数建立了白皮松树木径向生长-气候因子模型:RWI/=0.277-0.029×TmaxC3+0.058×TmeanP9。在气温升高1.4、2.7和4.0℃情景下,预测白皮松林木胸径分别增加4.5%、8.6%和12.7%。16a、35a、50a和68a的白皮松林分在气温升高1.4、2.7和4.0℃情景下,乔木层生物量分别增加11.9%~32.2%、6.1%~25.4%、11.8%~32.2%、5.9%~25.2%。
其他文献
滨海盐渍土在我国分布广泛,是我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对我国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但其恶劣的理化性状与生物学性状严重影响着它的发展利用,因此滨海盐渍土壤改良成为
土地利用方式可改变土壤中的磷库特征,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磷素状况对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有着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对温带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磷组分以及磷酸酶活
在世界范围内,瓜叶菊(Cineraria)是广泛栽培的观赏花卉之一。因其花形优雅和花姿脱俗,2-3个月冬春季节的花期,具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所以如何施用矿质营养培育高品
土壤中的氨基糖是一种具有较高稳定性的微生物细胞壁残留物质,常被用来评价微生物对土壤有机质积累和转化的贡献。同时,氨基糖也是土壤有效氮“过渡库”的重要组分之一,能为作物
土壤重金属污染日趋加剧,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成为全球关注问题之一。因此,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已成为人类改善环境的重要举措。其中,植物修复成本低、不引起二次污染、不破坏生态环境,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绿色修复技术。本项研究利用Solexa测序技术,检测107杨分别在100 mg/kg、200 mg/kg镉胁迫40天和80天之后,基因表达的变化,并结合107杨在镉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变化结果,探讨镉毒
人工林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为工业发展提供薪材,而且是增加森林碳汇、降低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的主要途径,因此大力发展林业已经成为政府关注的热点。然而有研
本文以辣椒(Capsicum annuum L.)作为试验材料,通过土壤盆栽梯度试验,研究土壤添加OTC(土霉素)和SMZ(磺胺二甲嘧啶)对辣椒生长发育状况利土壤质量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辣
本文根据广西区25个气象站点2004-2014年10年的气象基础数据,借助Excel、 Access数据库软件、GIS软件结合国际上广泛采用的农业生态区划法(AEZ)模型估算各个气象站点的甘蔗光合,光温和气候的生产潜力。对于符合空间插值的条件的气象气候要素、甘蔗各层次生产潜力和各层次生产潜力利用率数据试用多种插值方法(如径向插值、多项式法、普通克里格插值等),选取适合的插值的方法与参数,然后插值生
长期以来,绝大多数关于土壤微生物的研究报告,其基本目的是回答土壤中有什么微生物、有多少微生物,极少关注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但是,事实上,土壤中的微生物不可能孤立生
江苏省标准海岸线长964 km,滩涂总面积达66.67×104 hm2,占全国滩涂面积的25%,目前仍以每年0.13×104 hm2的速度不断淤涨,是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作为极具利用和提升潜力的边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