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宣传主流思想,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关键性工作。当前,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推进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跨越性发展,国内社会阶层分化现象凸显。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受众因经济生产生活条件的差异,由过去相对同质的大众,分化为众多不同类型特征的分众。这些不同受众群体在思想认识水平和教育诉求上存在明显差异,促使传统教育的不适应性越发凸显。新时期,面对诸多不同质的受众群体,如何有效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分众理念的核心是受众为本,承认差异、尊重个性。将分众理念用于指导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践,强调教育过程要以受众为本,尊重不同受众的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这既顺应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受众分层分化的现状,也是突破传统教育模式,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其将有助于提升受众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他们个性的发挥和个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最终推动教育实效性的提升。文章探讨分众理念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的运用,主要按照“是何、为何、何以如何”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首先,导论在阐述选题背景和意义、归纳分析国内学界已有研究以及交代研究方法和文章创新点的基础上,着重论述分众理念的含义及其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运用的意义,回答是什么的问题。紧接着,第一章主要从时代的变迁、教育受众的改变以及教育自身存在的不足三个方面着手,阐明分众理念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运用的必要性,回答为何用的问题。然后,第二章分别从多学科理论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分众化实践中进行理论探讨和现实追寻,论证分众理念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运用的可行性,回答为何能用的问题。最后,在前文分析论证的基础上,第三章提出分众理念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运用的实现路径,指出要量势革新教育理念,量身定制教育内容,量材选取教育方法,同时对口充盈教育师资,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分众化,回答如何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