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1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功能及分子机制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shu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程序化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为Ⅰ型跨膜糖蛋白,是免疫应答中重要的负向调控因子。T淋巴细胞的PD-1通过与其配体,PD-1配体 1(PD-1 ligand 1,PD-L1)或PD-1 配体2(PD-1 ligand 2,PD-L2)结合抑制其活化,从而抑制免疫应答。肿瘤细胞通过表达PD-L1或PD-L2,来介导免疫抑制从而发生免疫逃逸。靶向PD-1和PD-L1抗体的治疗机制就是分别与T细胞表面的PD-1或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使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不能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从而活化T细胞,最终T细胞识别并杀伤肿瘤细胞。目前,靶向PD-1和PD-L1抗体已用于多种人类肿瘤的治疗,如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肾细胞癌、霍奇金淋巴瘤等。然而,近年来随着对PD-1分子的进一步深入研究,研究者们发现PD-1在某些肿瘤细胞中也有表达,如黑色素瘤和肝癌细胞等。本课题就PD-1在肿瘤细胞的表达以及潜在的分子功能和机制展开研究。首先,我发现PD-1和其配体PD-L1在多种肿瘤细胞中的一小部分群体中表达。我们聚焦在NSCLC,通过构建PD-1及其配体PD-L1的敲减细胞系和过表达细胞系发现,PD-1或PD-L1的敲低能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以及克隆形成能力。相反,过表达PD-1或PD-L1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克隆形成能力。这说明,肿瘤细胞内源性PD-1和PD-L1起着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同时,通过建立小鼠皮下移植肿瘤模型也进一步证实了此功能。然后,我利用Nivolumab,Pembrolizumab和Atezolizumab等靶向PD-1或PD-L1的抗体处理肿瘤细胞发现,肿瘤细胞和小鼠皮下移植肿瘤的生长明显加快。分子机制上,我发现,肿瘤细胞内源性的PD-1通过结合配体PD-L1抑制其下游的两大经典信号通路,即AKT和ERK1/2,从而抑制了肿瘤细胞的生长。总之,本研究表明,PD-1/PD-L1是潜在的肿瘤抑制基因,并且介导了靶向PD-1/PD-L1抗体治疗的效果,因此可作为潜在的肿瘤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
其他文献
人工智能伦理学是人工智能哲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其难题往往比人类伦理学难题更为棘手和复杂,人工智能是否有道德主体地位便是研究者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文章围绕“人工智能何以作为道德主体参与道德实践”这一核心问题,展开了多方面的分析与论证。人工智能何以作为道德主体分别对应三个问题:(1)人工智能是否为道德主体;(2)人工智能如何理解伦理规则;(3)人工智能如何道德实践(执行伦理规则)。第一个问题涉及人工智能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我国工程建设事业得到迅猛发展,作为工程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道路桥梁施工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从我国道路桥梁施工企业的发
教研计划是开展教研活动的行动路线,是积极、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的保证。它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干什么(明确目标,规定任务),二是怎么干(措施)。一份完整的教研计划应包括三
快速、准确检测电网电压暂降深度是进行电压暂降治理的前提与关键。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短时延迟的电压暂降检测方法。该算法将单相电压信号延迟若干个采样周期以构造其正
唐朝是一个各种艺术形式蓬勃发展的时期,音乐作为唐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写入了诗中,这就是唐代涉乐诗。《全唐诗》中的涉乐诗约972首,记录了从初唐至晚唐的乐器形制及器乐演奏、歌声特点及声乐表演和乐工乐妓的浮沉遭际。涉乐诗以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文化价值大量存在于唐诗及各种史料中,为后人研究唐代音乐与诗歌奠定了丰富的文献基础。全文分为绪论和四个章节。绪论部分讨论唐代涉乐诗产生的背景和选题的意义与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逐步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