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中药苦地丁及其有效成分紫堇灵、中药牵牛子及其活性成分咖啡酸、中药麻黄及其有效成分盐酸麻黄碱的荧光光谱,考察了各种实验条件对荧光光谱的影响,建立了测定苦地丁药材中紫堇灵和牵牛子药材中咖啡酸含量的分析方法。论文主要包括三部分:1、研究了紫堇灵的荧光性质,考察了酸度、溶剂、离子强度和表面活性剂对荧光光谱的影响。在三维荧光图谱中,紫堇灵呈现3个荧光峰,激发波长λex分别位于205、240和285nm,发射波长λem均为325nm。以L-色氨酸为参比,测得紫堇灵中性水溶液在最大激发波长285nm处的荧光量子产率为0.16。在测量波长λex/λem=285/325nm,测得紫堇灵10%甲醇水溶液的摩尔荧光系数为1.15×108L mol-1。考察了苦地丁药材及其易混品的三维荧光图谱的差异,可用于药材的鉴别。建立了苦地丁药材中紫堇灵的薄层吸光扫描法和薄层荧光扫描法,测定结果分别为0.244%和0.250%。实验表明薄层荧光扫描法有较高的灵敏度。2、研究了中药牵牛子及其活性成分咖啡酸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荧光光谱。由于共存组分的干扰,牵牛子中的咖啡酸难以用荧光分析法直接测定。研究了薄层扫描法测定牵牛子中咖啡酸的可行途径,发现咖啡酸在硅胶薄层板上的荧光不稳定,因此,建立了牵牛子药材中咖啡酸含量测定的薄层吸光扫描法,通过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测得牵牛子中咖啡酸含量分别为0.0206%和0.0200%。3、研究了盐酸麻黄碱的荧光性质,在测量波长λex/λem=210/281nm,测得盐酸麻黄碱10%甲醇水溶液的摩尔荧光系数为4.6×104L mol-1。测量了麻黄药材的三维荧光图谱,其中盐酸麻黄碱的荧光峰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