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基—壳聚糖/Y2O3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ihua511352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聚丙烯无纺布作为水处理材料时,亲水性差、不具备吸附水溶性离子等问题,对聚丙烯无纺布进行功能化整理,赋予其良好的亲水性、吸附性,为聚丙烯无纺布在废水处理领域里开拓一个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用溶液共混法制备壳聚糖/Y2O3二元复合膜,并分析和研究了Y2O3在复合膜中的分散性、复合膜对磷的吸附性等。在复合膜满足分散性、吸附性的基础上,通过溶液共混法和延流、刮膜法制备聚丙烯基-壳聚糖/Y2O3复合材料。通过改变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交联剂、Y2O3及壳聚糖用量等参数,对复合材料的溶胀性、结合牢度、断裂强度等性能进行分析和研究。用制备的聚丙烯基-壳聚糖/Y2O3复合材料对磷做单因素变量(吸附时间、pH值、吸附溶液中磷的初始浓度、吸附材料的使用量)吸附实验,吸附结果与纯壳聚糖涂敷膜的吸附结果进行比较。本文实验部分采用的表征和测试方法如下: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膜、复合材料的表面形态进行表征分析;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复合膜、复合材料的基团变化进行表征分析;通过热重分析仪(TG)、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对复合膜、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进行表征分析;采用电子织物强力仪对复合材料的断裂强度进行测试分析;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复合膜、复合材料的吸附性进行测试分析;对各复合材料的溶胀性、结合牢度等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Y2O3在经戊二醛改性后的壳聚糖中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壳聚糖/Y2O3二元复合膜对磷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在弱酸、室温、磷的初始浓度为1mg/L条件下,壳聚糖/Y2O3二元复合膜对磷的平衡吸附量为0.71mg/g,复合膜对磷的吸附能力优于纯壳聚糖膜对磷的吸附能力。(2)制备的聚丙烯基-壳聚糖/Y2O3复合材料的结合牢度较好、机械性能较稳定、具有一定的溶胀性。当壳聚糖用量为2g/100mL、Y2O3用量为1g/100mL时,随着戊二醛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断裂强度先增大后降低,复合膜的溶胀性逐渐降低,复合材料的结合牢度与戊二醛用量变化的关联性不大。当壳聚糖用量为2g/100mL、戊二醛用量为0.4mL/100mL时,随着Y2O3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断裂强度先增大后降低,复合膜的溶胀性和结合牢度均逐渐降低。当戊二醛用量为0.4mL/100mL、Y2O3用量为1g/100mL时,随着壳聚糖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断裂强度先增大后降低,复合膜的溶胀性和结合牢度均逐渐增大。(3)聚丙烯基-壳聚糖/Y2O3复合材料相比纯壳聚糖涂敷膜,对磷的吸附性能具有明显提高。当pH值为2、吸附时间为100min、磷的初始浓度为10mg/L时,0.2g复合材料的除磷率为87.8%。复合材料对磷的平衡吸附时间为4h。随着磷初始浓度的增加,复合材料吸附磷的量逐渐增加,除磷率逐渐降低。研制的复合材料具备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除磷效果好等优点。
其他文献
鉴于我国信托的特点,本文从投资人的角度提出了资金信托违约风险的概念;随后依据KMV模型建立了基于期权的资金信托违约风险模型,提出了计算理论违约概率的方法;然后利用北京C
1956年,50岁的贝克特在创作了《等待戈多》之后。又用法语创作了一部力作《终局》。这是贝克特本人最为钟爱的作品,却是搬演中遭受冷遇较多的作品。《终局》与《等待戈多》等作
<正> 得了胆结石病的患者,大部分人早晚都要接受手术治疗。在手术前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胆结石手术以后还会再长吗?在病友之间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观点:胆囊结石手术切除没有
海关具体行政行为法律指引机制是防范和避免违法或不当具体行政行为的发生的一种模式。它根据有关规定,对海关执法人员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基本要求、执法程序、执行时限、权
<正> 屡禁不止的窃电现象,给我们提出一项课题:如何加快反窃电立法,遏制日益严重的窃电行为,避免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反窃电地方性法规纷纷出台目前,从全国范围看,一些地区的
<正>【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我们称之为食物链。同一区域内生物间多条食物链构成网状结构,我们称其为食物网。在一区域内生物由于食物关系使
技术入股是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重要形式,极大地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但技术要素入股中可能导致时效风险、开发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侵占风险
随着各种新兴媒体和暴力游戏的盛行,媒体暴力与攻击行为的关系再次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然而,对于媒体暴力与攻击行为的因果关系依然存在激烈的争议,主要有两个观点截然相反
糖尿肾病是引起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过度激活引起肾脏足细胞、内皮细胞、系膜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害,导致肾脏病理改变,引起一系列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