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型HBV转基因小鼠的建立、生物学特性、应用及无免疫耐受研究

来源 :第一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etmesee_l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乙型肝炎病毒具有严格的种属特异性,一直缺乏理想的动物模型;.通过转基因技术建立HBV转基因小鼠模型,在国内外已被广泛用于乙型肝炎发病机理、抗乙肝治疗和药物筛选评价研究。作者建立的复制型HBV全基因组转基因小鼠,经不断选育现已稳定遗传20代以上,且可用常规ELISA和荧光定量PCR检测到乙肝病毒在血清中的复制和表达,与国际上普遍认同的由Guidott建立的复制型HBV转基因小鼠相当。该复制型HBV转基因小鼠模型为研究HBV的发病机制研究以及抗乙肝药物开发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动物模型。目前已被国内近百家科研单位应用。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1) HBV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2) HBV转基因小鼠生物学特性;(3) HBV转基因小鼠在抗乙肝药物药效评价中的应用;(4)利用siRNA短暂基因沉默技术制备无免疫耐受HBV转基因小鼠;(5)总结与展望。第一章复制型1.3copy D基因型HBV转基因小鼠的建立。本实验将1.3copy的D基因型HBV全基因组作为目的基因,采用显微注射技术将其注入小鼠受精卵细胞雄原核,然后将受精卵移植于受体假孕母鼠输卵管内,发育产生子代小鼠。仔鼠尾组织提取DNA进行HBV基因PCR整合检测,再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及e抗原,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 DNA。结果:共获卵数1210枚,注射882枚,存活397枚,成活率45%;移植卵数337枚,受体数14只,怀孕鼠9只,产仔54只,移植成功率为16.02%(54/337),用PCR法检测54只仔鼠尾组织,15只为整合阳性。G0代经血清检测HBVDNA和HBsAg阳性4只;G1代检测61只仔鼠,血清HBsAg阳性13只。可遗传子代Founder2只。定量检测血清中HBsAg表达量为80~930μg/L。取转基因小鼠肝、脾、肾、小肠及股动脉等组织,进行HBsAg、HBcAg免疫组化检测,仅发现肝及肾组织有HBsAg、HBcAg散在不均匀表达。第二章对已制备获得的稳定传代复制型1.3copy D基因型HBV转基因小鼠的F14-F20代小鼠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所观察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乙肝病毒指标复制表达水平及稳定性;(2)免疫学特性及病理观察;(3)乙肝病毒基因在各组织的转录水平;(4)传代培育。首先,本研究应用ELISA和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血清乙肝相关指标进行了分析,发现转基因小鼠血清中存在HBsAg、HBeAg、HBcAg、pre S1及HBV DNA,其中HBsAg的表达水平较高,达5107.5±4144.8IU/ml,个体间有明显的差异但性别之间无显著差异;而HBeAg表达水平较低,仅为(1.94±1.66s/co),血清中存在HBV DNA含量达到10~4~10~6copy/ml。通过超高速离心的方法,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到HBV转基因小鼠血清中存在HBsAg颗粒和Dane氏类颗粒,此结果证实了该转基因小鼠中整合的HBV基因组DNA可复制包装成病毒颗粒并分泌入血,本转基因鼠为复制型。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转基因小鼠肝细胞中表达HBsAg和HBcAg蛋白两种病毒蛋白,但并不是所有的肝细胞同时表达HBsAg、HBcAg蛋白。HBsAg分布于肝细胞质中,HBcAg蛋白分布于肝细胞核中。肝组织H-E染色分析发现,转基因小鼠肝组织中未见肝细胞病变。采用流式细胞术和Elispot法对该品系转基因小鼠脾细胞悬液DC的特异性标志CD11c及其上TLR2或其胞内TLR9的表达检测发现,HBV转基因小鼠自身除对HBV病毒存在免疫耐受外,其天然和获得性免疫功能未见异常。利用real-time RT-PCR荧光定量技术对转基因小鼠肝、肾、脾等十余多种组织中的总RNA进行定量检测,分析了HBV基因在转基因小鼠中各组织的转录特征,结果表明转基因小鼠基因组中整合的HBV基因主要在肝、肾组织能够转录出乙肝的mRNA,并以肝组织转录水平最高。在早期培育阶段,将两个首建鼠(Founder)分别与正常鼠杂交进行传代,在每一世代仔鼠中进行检测发现其阳性率始终保持在40%—50%之间。这说明1.3copyD型HBV已稳定整合表达,并能可靠地遗传给下一代。为增加外源基因的拷贝数,提高阳性率和表达水平,本研究把两个首建鼠分别传代至F14代进行互交并检测互交后生产仔鼠,其阳性率达到80%左右,这说明不同的首建鼠基因的整合位点不同且呈多位点整合,互交后可显著提高阳性表达率。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我们建立的复制型1.3copy D基因型HBV转基因小鼠是国内比较理想的乙肝转基因动物模型。第三章利用HBV转基因小鼠对多种抗乙肝药物进行药效评价研究。(1)抗乙肝病毒复制药物拉咪呋啶或阿德福韦酯可显著降低转基因小鼠血清HBV DNA滴度,停药后HBV DNA又恢复至原来水平,该结果与临床应用药效及国外同类研究结果一致;(2)大剂量乙肝治疗性疫苗的应用可抑制HBV DNA的复制,动物体内IL-2和IFN-γ水平升高;(3)IFN-α1b可显著降低HBV转基因小鼠体内HBV DNA的复制,但5周后药效开始减弱;(4)人源化HBsAg单抗在4小时内可使血清HBsAg滴度迅速下降。上述实验结果与此类药物临床治疗效果相符,说明我们制备HBV转基因小鼠模型不仅可通过临床上经典有效的抗乙肝药物得到验证,而且可用于抗乙肝药物药效评价。这充分证明该转基因动物模型在乙肝发病机制、抗乙肝药物药效评价和新药开发研究中的科学意义及应用价值。第四章无免疫耐受HBV转基因小鼠的建立研究。由于HBV基因在转基因小鼠胚胎期即表达,导致小鼠对HBV的免疫耐受,不能模拟肝炎患者的肝损伤症状,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应用。本文利用siRNA暂短基因沉默技术,通过胚胎腹腔或孕鼠尾静脉注射质粒pU6-siHBV11,以期制备无免疫耐受HBV转基因小鼠。该质粒根据siRNA靶点选择的原则,以2.2.15细胞中HBV的序列为基准,在保守区域选出12条序列作为抑制靶点。通过2.2.15细胞和HBV转基因小鼠模型体内抑制实验,从中筛选出一条高效抑制作用的siRNA质粒即pU6-siHBV11。本研究对14天—18天胚胎时期转基因仔鼠RNA干扰,使HBV基因转录启动延迟和抑制。我们对所获实验仔鼠在6月龄进行肝组织病理切片检查,观察到有轻度~中度肝浊肿病变,这为制备无免疫耐受HBV转基因小鼠及乙肝发病机制研究提供新的途径。第五章总结和展望我们培育出复制型HBV转基因小鼠模型,现已稳定传代20代以上,有多种乙肝指标表达已达到实用阶段,可与国外公认Guidotti建立的HBV转基因小鼠模型相媲美。利用我们制备的HBV转基因小鼠模型现已初步建立抗乙肝药物评价体系,可从DNA、mRNA水平、细胞水平、机体免疫水平对抗乙肝药物进行药效评价和开发抗乙肝新药研究。经典有效的抗乙肝药物对HBV转基因小鼠疗效反证了该动物模型可真实的模拟表现人类乙型肝炎疾病许多生物学特征。通过提高目的基因的拷贝数的育种手段可有效提高转基因仔代鼠的阳性率、表达水平。应用RNA干扰短期基因沉默技术制备无免疫耐受有肝损伤的HBV转基因小鼠,可模拟乙肝患者肝损伤的病理变化。HBV转基因鼠基础与应用研究结果对慢性乙肝治疗研究具有指导和验证作用。抗乙肝病毒药物结合提高免疫力是慢性乙肝治疗的重要原则。单纯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有效率为30%左右,药物只在少数患者体内对病毒有持续抑制作用。慢性乙肝治疗多数采用抗病毒药物联合免疫干预剂。这种免疫干预包括增强特异性免疫和机体固有免疫两个方面。HBV转基因小鼠自身除对HBV病毒存在免疫耐受外,其天然和获得性免疫功能未见异常,这为上述治疗提供很好的理论依据;另一治疗思路,与上述传统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原则相反,不是提高机体免疫,清除病毒,而是努力保持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耐受状态,避免机体免疫反应引起肝损伤肝炎。HBV转基因小鼠免疫耐受状态不出现肝损伤,对这一新的治疗思路形成具有借鉴意义。综上所述,本实验应用HBV转基因小鼠进行乙肝发病机理和药效评价研究,其结果支持临床上应用抗病毒药物联合增强免疫剂的治疗原则。但对那些通过垂直传播感染的患者则与通常的临床治疗思路相反,而是积极维持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耐受状态,以避免机体免疫反应引起肝损伤肝炎。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会议
<正>~~
期刊
艺术管理是一项以管理为基础,以艺术为核心,从管理的一般本质和规律出发,通过科学现代管理的手段,研究艺术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的综合性管理活动。艺术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是推
森林资源作为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它的存在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说,有着非常显著的意义。所以,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应该重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当前,如何才能提高森林
目前,将激光技术服务业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的焊接中已有20个春秋,激光焊接成了汽车制造工艺中最先进的技术之一。迄今为止,国外已将激光焊接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制造中,其中
思维能力是训练的结果,需要从不同的教学维度引发学生的思考空间,扩大后的思考空间才是支持思维能力培养效果的基础条件。一方面,可以借助阅读理解拓展思维能力的情感要素,从审美
本文主要探讨在工业废水中使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甲醇的方法,实验最后所得结果为:实验方法的线性范围控制在0.06g/L至10g/L之间,相关系数为0.996,当进样量选取1ul的时候,检出限则是
基础测绘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前期性、公益性事业,广泛服务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对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速社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基础测绘是数字城市框架和核心的基础系统工程,基础测绘为数字城市提供基础数据集,数字城市则是高效、全方位充分利用基础测绘数据的一种最直接的途径。
今天有幸读到了李凤老师的《七颗钻石》的课堂实录。《七颗钻石》是一则童话故事,讲述了一个大旱灾之年,一个小姑娘和她妈妈之间的感人故事。故事情节很简单,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讲
研究背景和目的:随着工业和交通的现代化发展,各种工伤和交通事故导致的臂丛及其主要分支损伤日趋增多。此类损伤致残率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影响。臂丛根性撕脱伤是臂丛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