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pH水平下两种菌根真菌对紫云英生长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_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M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在自然界分布极其广泛,能在许多类型的土壤中存活,80%的陆生植物可以和AM真菌共生。土壤的肥力、水分、pH、环境的光照条件、温度等因素都会影响菌根真菌与植物的共生效应。不同的因素会影响AM真菌的侵染率、产孢量以及菌根效应。本论文以AM真菌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pH下(4.3、5.1、5.8、6.8),两种VA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Gigaspora margarita单接种及混合接种对紫云英生长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Trouvelot等(1986)的方法进行曲利苯蓝(Trypan blue)染色,根据染色结果侵染点和侵染结构的多少,将AM真菌的侵染率分为0、1、2、3、4、5六个等级,侵染强度分为A0、A1、A2、A3四个等级,用“MYCOCALC”软件计算了宿主根系菌根侵染强度,记为M%。同时参考Zhao et al.(1997)的组织染色法,检测在不同pH条件下琥珀酸脱氢酶(SDH)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通过对紫云英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的测定,结果表明紫云英的生长效应与VA菌根真菌的侵染率及两种酶活成明显相关性。土壤pH升高,单接种Glomus mosseae和混合接种时的侵染率和酶活随之升高;而单接种Gigaspora margarita的侵染率和酶活则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pH5.8时达到最大值。同时根据根外菌丝长度的测量(Miller,Jastrow et al.2000),揭示了菌根真菌的侵染率与根外菌丝密度的关系。通过对AM真菌核糖体基因25SrDNA的D1-D2高度可变区的序列分析,设计了特异性扩增Glomus mosseae和Gigaspora margarita的引物gm1和gig1,能够从AM真菌混合侵染的植物根系中特异性检测出相应的真菌。在混合接种实验中,利用所设计的特异性引物进行nested PCR,扩增结果显示:在低pH水平下(4.3-5.1),大多数根段为Gigaspora margarita所侵染,在高pH水平下(5.8-6.8),Glomus mosseae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但并没有检测到两种VA真菌存在于同一条侵染根段;对比单接种实验,在低pH水平下,Glomus mosseae显著抑制了Gigaspora margarita的侵染,而在高pH水平下Gigaspora margarita明显促进Glomus mosseae的侵染。分子探针及嵌套PCR技术的使用,揭示了AM真菌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正确评价高效菌株的应用潜力建立了科学、实用的技术平台,为深入研究AM真菌的分子生态学提供了技术条件。
其他文献
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两个重要维度。在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下,来自政府的经济资源较多流向车企,甚至成为部分企业主要利润来源,然而由于将其通过不同
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作为生物杀虫剂主要用来防治鳞翅目、双翅目和鞘翅目的某些种类的害虫,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广泛的应用。其应用量占生物杀虫剂的90%以上
宿主细胞因子HCF-1(Host Cell Factor-1)是细胞增殖过程中必需的染色质相关蛋白,在细胞周期调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哺乳动物细胞中较低该基因表达水平后,大部分细胞都会被阻滞
玉米和大豆间作可以充分利用耕地资源并显著提高耕地产量,研究玉米对间作大豆的影响,对指导玉米大豆的合理间作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玉
目的:  研究拉莫三嗪促使BACE1降解的机制,为阿尔茨海默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方法:  利用三个月大的APP/PS1小鼠,通过连续喂养五个月的拉莫三嗪后,把小鼠杀掉取
本文围绕小鹅瘟病毒(GPV)VP3基因检测方法、GPV的VP3基因疫苗及GPV弱毒疫苗免疫小鼠以后在机体分布及表达等开展了以下研究:①特异性检测小鹅瘟病毒(GPV)VP3基因的荧光定量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