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平面约束的影像层次密集匹配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yao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影像密集匹配重建城市场景高精度、高密度的三维几何结构是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等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数据设施,也是城市规划管理、灾害防治与应急、资源环境监测、文化遗产保护以及无人驾驶等应用的前提。近年来,随着传感器硬件技术以及倾斜摄影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影像密集匹配三维重建技术在大尺度城市场景三维建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精准、高效重建城市场景三维几何结构一直以来都是摄影测量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相比于LiDAR以及结构光等主动三维数据采集手段,影像密集匹配手段具有成本低和获得物体表面纹理信息等优势,并且能够得到与LiDAR相比拟的三维点云数据。目前,影像密集匹配技术在三维重建的精度、效率、完整性以及自动化程度上仍然面临许多挑战,特别是对于影像中的噪声、弱纹理、重复纹理及遮挡区域常常出现大量的误匹配。
  城市场景几何结构复杂,传统密集匹配算法中的平行平面假设(Fronto-parallel)难以适用,从而导致密集匹配难以获得高质量的深度重建结果。城市场景蕴含大量倾斜平面结构目标,即使非平面结构目标,尽管其局部区域也可通过局部平面进行表达,但传统密集匹配算法并未有效顾及这一先验信息。
  尽管连续性密集匹配方法通过引入倾斜平面几何模型有效地克服了以上问题,但是其匹配精度和效率仍然有待进一步被改善。首先,连续性密集匹配通过随机初始化策略为每个像元随机分配初始平面,难以保证足够数量的像元获得接近真值的初始平面,因此需要进行大量的迭代开销保证算法收敛,同时容易造成深度重建结果陷入局部最优解;其次,弱纹理以及重复纹理区域匹配(代价函数)的鲁棒性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而且,当前能量函数最优化框架对平滑项惩罚因子十分敏感,容易造成物体的细节信息丢失,并且能量函数最优化效率较低,难以进行并行加速。
  本文针对影像密集匹配深度重建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了密集匹配中的关键技术难点,并提出了倾斜平面约束的密集匹配方法,从而为城市场景三维模型重建提供高精度、高密度的三维几何信息,具体研究内容概括如下:
  (1)针对城市场景物体表面存在大量倾斜平面结构目标,提出树动态规划(Tree dynamic programming, TDP)的层次PatchMatch密集匹配方法HMP-TDP。HMP-TDP引入倾斜视差平面几何模型克服传统密集匹配方法对平行平面假设依赖,有效避免倾斜物体表面深度重建结果出现明显的“阶梯”效应;提出HPM能量函数最优化框架,以克服传统离散密集匹配算法难以求解连续能量函数最优问题的缺陷,显著提升全局能量函数最优化精度和效率。HPM-TDP方法首先对输入的立体影像构建金字塔立体像对,并对金字塔中各层参考影像进行超像素分割,确保各超像素内部像元在视差空间具有相同的倾斜视差平面标签;接下来通过HPM(Hierarchical PatchMatch)策略,利用低分辨影像匹配得到的视差平面图作为先验信息,进行高分辨影像视差平面的初始化,以减少超像素层次PatchMatch迭代开销,并避免视差平面结果陷入局部最优;为了提高图像中噪声、弱纹理及重复纹理区域的深度重建精度,集成多层次的代价聚合策略以及自适应多点过滤技术(CLMF)到超像素层次空间以提高这些挑战区域匹配(代价函数)的鲁棒性,从而显著减少深度重建误匹配结果;最后利用超像素层次的PatchMatch策略,将全局能量函数最优化问题分解成一系列以超像为单元的能量函数最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并提出基于树动态规划(Tree dynamic programming, TDP)的局部扩张运动(Local expansion moves,LEM)的能量函数最优化策略LEM-TDP,能够避免深度重建结果对能量函数惩罚因子的敏感性,从而保留更多物体细节特征。
  (2)针对双目深度重建算法对图像遮挡敏感以及难以并行加速的缺陷,提出倾斜平面约束的半全局层次PatchMatch多视密集匹配方法MHPM-SGM。通过引入多视平面几何模型,有效地克服传统多视密集匹配方法对平行平面条件的依赖;将HPM框架引入多视密集匹配深度重建过程中,有效提高全局能量函数最优化精度与效率,并避免深度重建结果陷入局部最优解;提出一种适用于并行加速的超像素图结构,利用四色定理将超像素分成多个子集,确保每个子集内超像素间不存在邻接关系,然后对同一子集内所有超像素的能量函数执行并行最优化,显著提升能量函数最优化效率;同时提出LEM-SGM策略的超像素层次能量函数最优化,利用SGM优化器各方向代价累积相互独立特性,通过并行加速进一步加快能量函数最优化效率。
  (3)利用不同类型的测试数据集,从城市场景大尺度航空影像、倾斜影像到地面高分辨率近景影像数据集,对本文提出的两种影像密集匹配方法性能进行验证。通过对不同类型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进行定量评价和定性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密集匹配深度重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通过三个不同类别数据集:Middlebury3.0、KITTI2015以及Vaihingen数据集测试提出的HMP-TDP性能,实现结果表明HPM-TDP在所有数据集中都能获得好的性能,对于Middlebury3.0和KITTI2015数据集,四个评价指标(“Out-Noc”,“Avg-Noc”,“Out-All”,“Avg-All”)分别为(15.45%,4.16px,24.26%,12.14px)和(15.45%,4.16px, 24.26%,12.14px),对于Vaihingen数据集,指标(“Out-All”,“Avg-All”)为(26.32%, 4.04px)。通过三个不同类别数据集:Fountain-P11、Vaihingen以及Zurich数据集测试提出的MHMP-SGM性能,实现结果表明MHMP-SGM在所有数据集中都能获得好的性能,对于Fountain-P11数据集,MHPM-SGM方法小于2cm以及10cm的像元百分比分别为82.9%和98.7%。对于Vaihingen数据集,MHPM-SGM方法对于两个子区域的高程均方根误差以及平均高程误差分别为(0.982m , 0.659m)以及(0.871m,0.531m)。同时,利用设计的并行超像素图结构以及OpenMP技术进行并行加速,能够显著提升MHPM-SGM方法的运行效率4~5倍。
其他文献
落石,是一种重力驱动迅速发生的,强随机性的、高能量的灾害。落石的长期存在性,对人类生产及生活均造成较大的威胁。本文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下的落石偏移比。将横坡坡度、纵坡坡度、落石形状及大小、释放高度、坡面铺装作为变量设计研究落石偏移比的模型试验,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单向横坡的落点分布、离散区间以及偏移比的影响,对称坡的归槽率、越槽落石偏移比。同时基于正交试验确定各因素对单项横坡偏移比的影响顺
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称连接六国自由贸易区的国际河流,澜沧江244界碑至临沧港Ⅳ级航道建设工程对我国发展有着重大意义。2016年4月至2019年3月间,澜沧江无名洲滩段大幅度开采河沙,河道断面地形发生巨大变化,采沙范围超1.2km,普遍采深超5m,最大采深高达15m,其不仅减小了无名洲滩段的流速,使得本就宽浅的航道稳定性堪忧;还增强了上游卡口段水流流速,恶化了卡口处通航条件,使得
学位
随着我国大力推进生态航道整治和建设,通航安全、通航能力等问题已得到极大改善。然而,航道整治在改善通航条件的同时也影响了河道鱼类生长、栖息和繁殖,进一步导致鱼类数量急剧减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生态环境。为了缓解航道整治对鱼类栖息地的影响,开展鱼类栖息的生境营造技术对航道整治河段的生境修复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大量现场调研和野外监测试验的基础上,以长江上游广阳坝河段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深槽浅滩生境
为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用合理有效的方法治理水污染问题,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提升小城镇污水处理水平,提高小城镇环境质量,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小城镇污水的特殊性,因地制宜地开发适合小城镇污水处理且具有经济、高效等优势的处理系统。  本文主要对“MBBR+人工湿地”组合系统处理小城镇生活污水的试验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组合系统的启动及稳定运行;第
学位
混凝土作为一种耐久性材料被广泛使用,但长久使用之后对其损伤程度缺乏检测,而循环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将会发生不同程度劣化,继而造成疲劳损伤,最终导致建筑物整体承载能力下降并出现破坏,因此加强对混凝土的无损检测,掌握混凝土损伤过程的演化规律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针对混凝土在单轴循环荷载作用下声发射检测技术探索损伤过程演化规律的研究思路较新。因此本文通过利用声发射技术并辅以力学特征,探索周期荷载作用
学位
水文预报一直以来都是水文学中重要的研究方向,是科学的调配水资源,防治洪涝灾害,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然而由于经济发展和地理条件的限制,对于我国众多中小流域而言,其雨量站点布置呈现疏密不均的特点,水文站点布设数目少,且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水文资料特别是径流资料缺乏或序列年较短,现有的水文资料不足以用来建立有实际工作意义的水文预报模型,因此,通过新的技术与方法,解决无资料中小流域水文预报的难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类对观测世界并获取感兴趣对象的精细化地理空间信息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摄影测量与其他技术手段相比,具有低成本、数据处理方便、高精度、非接触、直接带有纹理信息的优势。为了获取目标场景的高分辨率、高质量影像,现有方法一般通过倾斜摄影测量或地面近景摄影测量进行数据采集。但由于这两种方法的固有特点,它们在对非常规地面(如滑坡、大坝、高边坡等)或者人工物体表面(如建筑物立面、高大
自动驾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我国的战略发展方向之一。目前,自动驾驶已成为学术界、产业界的热门话题。高精度地图能有效提高无人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未来智能出行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传统导航电子地图数据在数据模型、几何表达、精度、尺度、动态表达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现有的高精度地图模型存在数据模型不完整、地图格式表达不一致以及扩展性不强等问题,严重制约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本文开展自动
学位
随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不断发展,用户已经不再满足于GPS建成之初的米级标准定位精度,用户对导航定位的可用性、可靠性以及精度的需求越来越高。目前基于载波相位的实时动态差分(RTK )和实时精密单点定位(RT-PPP)技术是GNSS实时高精度定位应用中最为常见的两种技术。RTK基于双差模式轨道钟差误差和硬件延迟偏差被消弱或者消除,其关键问题是随着基线距离的增长,大气误差的相关性会降低。相比
随着GNSS技术的发展,其应用范围逐渐从地面扩展至低轨、高轨空间,其在空间大气反演研究和低轨/高轨精密定轨应用中的作用愈加凸显。对于低轨/高轨星载GNSS数据,其不仅受到热层大气拖曳所致大气阻力在动力学方面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电离层折射所致电离层延迟在观测值模型方面的影响。这为反演热层大气密度、电离层电子含量和电子密度等提供了机遇。本文在全面调研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基于星载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