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所见淮夷资料整理与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ongyu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淮夷是指三代时期生活在今淮河流域的部族。据文献记载,其在夏王朝初期便与中央政权有了交往。出土的金文文献有大量关於淮夷的记载,这弥补了传世文献的不足,同时为较为深入的研究淮夷创造了可能。对淮夷的系统研究,有助於我们了解华夏族和汉族的起源、发展、组成。有助於我们了解古代民族的融合过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融合提供借鉴。  绪论首先回顾了淮夷问题研究的学术史,其次讨论了古代的淮水。淮水在今天主要指淮河,金文文献中大量出现的淮夷当指生活在今淮河流域的部族。对淮夷进行了界定,讨论了周代的时空范围,最後介绍了金文资料的来源和主要采用的金文资料。  正文对金文材料进行了整理,将其按时间划分为西周、东周两个时代。西周时代最早的金文材料属於穆王时期,主要是伯雝父组铜器铭文,其铭文记载了伯雝父率领军队在今河南郾城及鹿邑县抵御淮夷的入侵,并与淮夷在今河南叶县交战。夷王时期的敔簋记载淮夷入侵到西周的腹地洛水一带,直接威胁周的中心地区。厉王时代有关淮夷的青铜器较多,其中翏生盨、鄂侯驭方鼎和伯(哉)父簋记载了周王率军征伐淮夷,深入到淮夷的核心活动地区(今淮河中下游一带),禹鼎记载鄂侯与东夷淮夷联合反周,结果被灭国。宣王时代的兮甲盘和驹父盨盖铭文分别记载了周与淮夷之间的贸易往来和外交关系。结合文献,可知淮夷与周之间除战争外,还保持着长期的和平贸易关系。春秋时期的晋姜鼎、曾伯(黍簋)和戎生编钟三器记载了春秋初期淮夷向西北扩张势力到交通要地繁阳,晋、曾等国联合夺回繁阳,保证了贸易运输的畅通。战国初年的曾侯与钟为近年出土之器,其中也有对淮夷的记载。  在青铜器铭文整理的基础上,讨论了西周时代东夷、南夷与淮夷之间的关系。禹鼎铭文中东夷、淮夷同时出现,可见西周时期的东夷与淮夷区别清楚。通过研究有关东夷的青铜器铭文,可知东夷主要指山东地区的部族。而淮夷则指淮水流域的部族,後世随着中国版围的不断扩大,淮夷才被认为也属於东夷。铭文中南夷、淮南夷与淮夷区别明显,南夷主要是指活动在周王朝南部疆土之外的部族,淮南夷是指生活在淮水南部的南夷部族。通过对铭文的研究,淮夷的活动范围在不断变化,其主要活动范围集中在淮河下游两岸。穆王时期西周王朝势力到达过九江一带。夷王时,淮夷向西、北扩张,甚至侵入王朝的核心地区。懿王时期周王朝势力曾经到达过淮水中游的“三洲”,即今凤阳一带。厉王时期征伐过淮河下游的角、津、桐等地,深入到淮夷活动的核心区域。直到西周灭亡,周王朝也未能彻底征服淮夷。东周时代,王权不振,淮夷乘机扩张势力,据文献的记载,春秋初年淮夷北侵过杞、曾、鲁等国,但败於鲁国。此後淮夷处於齐、楚、吴等大国之间,其实力和地域不断减小,成为大国的附庸,其地不断被吴楚等国蚕食。淮夷部族也在中原文化的不断影响下而逐渐华化,最终融入华夏民族。  
其他文献
建筑装饰是建筑业的重要组成,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居住空间、工作环境等要求不仅局限使用功能,不同需求者从使用功能更合理到舒适优美并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
假设有一项私密调查问:你性福吗?可别回答,我还在按图索骥看碟学技巧。性的美妙之处就在于随意的发挥,情色电影里那些华丽的画面,不过是演出来的,何必背上那么多“包袱”?减掉一丝期望和不自在,投入才更彻底!    完美主义有很多尴尬事    月明,31岁:他买了新车很兴奋,邀我玩车床,学《爱我别走》电影中的大卫和他女友。我也好奇,就答应试试。车开到公园旁边的树林,气氛调节得恰到好处,他还体贴地给我放好座
卡森·麦卡勒斯(1917-1967)作为美国南方文学中一位出色的女作家,以独具特色的创作进行着孤独主题的持续诠释.本文先从文本内容出发,通过论述这一主题的内容和特点,梳理小说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类建设项目随之增多。同时,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问题也日益凸显。工程造价直接关系着建设项目的整体效益,因
“胡风事件”是论争不断、风云变幻的现代中国革命文坛的典型案例。在现代中国,“革命”成为一种无所不覆的全能意识形态,它塑造出一整套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在革命化的语境下
敦煌願文是流行於唐五代宋初敦煌地区的一种實用文體,用来表達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祈求,深受统治者和百姓的喜爱。它是在中国本土文化與佛教文化的共同影響下形成的,反映了當
针对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distribution 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D-STATCOM)系统非线性、多变量、强耦合特性、D-STATCOM系统模型的不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干扰对D-STAT
论文主要分两大部分:一是《祖堂集》副词的系统研究,一是《祖堂集》副词的个案研究.前者把《祖堂集》作为一般的近代汉语文献,观察其副词的使用情况;后者把《祖堂集》作为特
关于张衡的研究,学术界起步较晚,直到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才出现张荫麟1924年在《东方杂志》及1925年在《学衡》上发表的两篇文章研究及介绍张衡。他的观点是:张衡在中国文化史上有
2005年6月至8月,我们在衡阳市范围内,分别随机抽取了乡镇、村、居委会、街道、机关、企业进行调查,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初步掌握了衡阳市党员权利保障的大致情况。一、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