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传统民居聚落影响因素分析——以利川市、咸丰县为例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聚落是人们聚集生息、生产的居住载体,是中国社会结构和城镇发展的基本细胞。在中华大地上分布最广、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乡村聚落群体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份质朴隽永、异彩纷呈的文化宝藏,是中华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更是各地城镇发展的历史记忆和地方文化之本,因此具有极强的研究保护价值。 鄂西民居聚落作为传统民居聚落的一部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为人类提供了合适的生存、发展的条件。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关系,鄂西长期处于一种自我封闭的状况,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缓慢,人们生活水平普遍不高。但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实施,村际公路在农村大量修建,给传统的居民带来了交通的便利;沪蓉西高速公路和宜万铁路的修建,使鄂西的交通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外出务工的居民带来了城市文化,给传统文化带来很大的冲击,特别是在社会全方面深刻变革的宏观背景下,传统聚落的物质空间和人文空间出现了大变动和重新建构。鄂西传统民居聚落通过其自身的地理历史环境和文化传统表现出自己的特色。聚落从选址布局、空间结构层次、技术处理到美学、环境地理学、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特殊的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 本文通过对鄂西恩施州的利用市、成丰县的传统民居聚落进行大量的实地考察和测绘,试图分析影响鄂西传统民居聚落的自然、人文、经济三大因素,具体内容如下:自然因素侧重于地域生态环境因素的研究,主要从气候、土地、水体、植物、能源五大方面进行分析论证;人文因素侧重于风水学因素、礼制因素和防御功能因素进行研究,主要从聚落的基址格局、宅居环境、居住环境的藏风、得水、朝阳原则、宗族关系、聚落形态、聚落势态、文化符号等微观方面进行分析论证;经济因素侧重于产业模式的研究,主要从农耕、经商、农商结合方面进行分析。分析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传统民居聚落的选址、布局、空间结构层次、公共空间、传统文化等方面产生的变化,并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传统民居聚落保护和开发的对策。
其他文献
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始建于1958年,其雏形为园林苗圃基地,直到1988年,在引种自然植被的基础上,修建了药物园、水生植物园等一系列专类园景区,构建了全园多元化的植物景观主题功能分
本文将浑善达克沙地桑根达来地区放牧区内的榆树疏林划分为丘间地、沙丘项部、背风坡、迎风坡4种立地类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 (1)4种立地类型上榆树疏林的沙地榆种群年龄
含笑属(Michelia Linn,)植物是一类实用价值极高的珍贵木本资源,它所包含的种类的多少及其在木兰科中的分类地位长期以来是争议的焦点。本研究根据刘玉壶1984、1995及1996年增订
学位
“开家宠物用品店相对比较容易,只要有资金和营业执照就能顺利办起来;但是,开家宠物医院或诊所,申请条件非常严格甚至苛刻,必须按照当地兽医卫生监督所严格的审批流程,才能办理。”    根据经济实力大小与专业技能差异,上海的宠物服务行业大致可分为宠物用品店和宠物医院。目前,在上海的宠物诊所林林总总开了不少,截至2006年年底,据上海官方统计,上海正规宠物诊所有70家,非正规的达到200多家。大大小小的宠
多花相思(Acacia floribunda (Vent.) Willd.)自然分布于澳大利亚昆士兰、新南威士和维多利亚等州,适应性较强,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本论文以自然状态下多花相思的种子为基本材
本试验应用稳定性核素15N标记技术,采用不同施氮量和不同施氮时期的处理,研究世界著名球根花卉风信子(Hyacinthus orientalis L.)在全生育期中各器官干物质的变化规律以及对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