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喀斯特贫困地区退化土地的生态重建--以贵州省罗甸县为例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_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和土地退化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共同难题,而且二者互为因果.在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普遍存在着严重的贫困和土地退化,从而形成"贫困-土地退化"的恶性循环.在该文的第一部分,分别讨论了贫困和土地退化问题的定义、类型和成因,然后提出消除贫困和整治退化土地的措施--生态重建和持续农业.在该文的第二部分,对在贫困和土地退化两方面都具有代表性的贵州省罗甸县作实证研究.罗甸之所以存在着严重的贫困和土地退化,是由于多种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造成的.而且,在贫困、人口增长和土地退化之间存在着的PPE(Poverty-Population-Environment)怪圈,从而形成一个落后的系统,共同制约着罗甸县的经济发展一环境改善?在该文的最后,笔者指出并分析了罗甸县实现经济发展和改善环境、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途径.摆脱"贫困-土地退化"恶性循环的关键在于打破PPE怪圈,在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之间建立良性循环的关系.首先要重建喀斯特贫困地区的退化土地,改善当地群众的生存环境,在此基础上才能使其彻底摆脱贫困.一方面,在人口增长和对自然资源需求增加的压力下,让喀斯特贫困地区退化土地自然恢复已经不切实际,必须通过大规模的社会投入进行重建;另一方面,由于PPE怪圈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对于退化土地的重建应该包括生态、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对于喀斯特贫困地区退化土地生态-经济重建的可行性分析表明,尽管存在着诸多困难,前景还是值得乐观的,而且也已经有了成功的先例.生态-经济重建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持续农业.在喀斯特贫困山区,对其退化土地进行重建的主要途径包括: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能力建设、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分区治理、增加社会投入、以及进行政策和观念的调整等.
其他文献
该文通过对区域开发基本理论进行回顾,借鉴欠发达地区开发实践经验,以黄土高原欠发达地区--陇东地区为例,分析其发展条件和开发态势,对总体开发战略模式及其对策进行了一些初
中国耕地生产力处在水断变化的过程之中,其中包括趋势变动与随机波动两个成分.该研究根据粮食供给与需求的国内平衡的原则,指出中国耕地粮食生产力的增长动力和必要性,利用因
期刊
该文通过综合分析对季风气候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比较了季风亚洲与地中海欧洲古代气候学的概念模式及其原因,介绍了近代季风气候研究简史和近年来的主要进展.重点探讨了亚洲
该文以生长于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坡头地区的沙冬青、霸王、梭梭、沙米、雾冰藜等沙生植物为材料,从气体交换特征、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光合作用关键酶等方面系统地研究了
该文以惠民县为例对山东省平原地区县级土地类型研究以及与综合自然区划的相关研究方面进行初步探讨.通过对惠民县的土地分异因素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以限区为单位进行土地
该论文立足于可持续发展观,结合水资源生态经济学,对黑河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对于黑河流域的社会经济与水资源问题得出如下一些观点.
以都市区和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功能地域和国家经济核心地区城市系统的空间组织演化是近半个世纪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但中国的研究相对滞后,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