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绵羊人工感染肝包虫病病理过程跟踪监测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ientalad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包虫病是牧区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也称棘球蚴病,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家畜感染该病后,幼畜发育迟缓,成畜生产性能急剧减低,给畜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我国拥有新疆、青海、宁夏、甘肃、西藏、内蒙等众多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是包虫病广泛流行的国家之一,全国每年因包虫病蒙受的损失高达7亿元以上,高流行地区的包虫病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影响农牧民致富的公共卫生问题。包虫病的发病机理非常复杂,尽管世界各国都在深入研究该病,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关于该病在畜体内发展过程中畜体自身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仍然是个未知数。本研究对健康羊进行人工攻虫,使其感染包虫病,然后采用B超、ELISA及血液生理指标、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活力检测相结合的方法,跟踪监测该病的自然感染过程,寻找包虫病B超图像、ELISA、血液指标及血清谷丙转氨酶之间的变化规律,为包虫病的临床诊治和病程分期提供依据。  选择8只经B超及包虫病ELISA试剂盒检测阴性的3周岁健康哈萨克绵羊,将从犬小肠中收集分离得到的细粒棘球绦虫虫卵给试验绵羊口服人工攻虫。攻虫后每周对羊进行B超肝脏扫查,观察肝脏感染情况,记录储存采集到的图像,同时采集绵羊静脉血,用于ELISA检测针对囊液抗原的抗体,并做血液生理指标及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活力的检测。在为期20周(141d)的跟踪监测后,对B超图像及各项检测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  1.综合分析B超图像发现:试验绵羊在攻虫后3周,肝脏出现小结节,且区域内开始出现点状结节样强回声声影。攻虫后4-6周,肝脏区域小结节逐渐增多,第7周可见小结节明显增大,由点状变为块状强回声声影,B超测量强回声声影面积为0.50cm2。攻虫后第12周,结节中间开始出点状空腔,攻虫后第16周,B超声像图可见结节增大,B超测量面积为0.74cm2。结节中的空腔也随之变大。攻虫后20周,小结节中空腔随结节增长而变大,B超测量结节面积为0.78cm2。  2.对绵羊进行ELISA检测针对囊液抗原的抗体,发现攻虫后1-6周抗体水平相对较低,并在较小范围内上下波动,攻虫后第7-20周,抗体水平显著升高,偶有波动,但整体高于1-6周抗体水平。并在攻虫后第18周达到峰值。  3.每周对绵羊进行血清谷丙转氨酶活力的测定,结果显示:攻虫前血清谷丙转氨酶值处于正常范围内,攻虫后1-4周SGPT值相对较低,并在较小范围内上下波动,在正常范围之内。攻虫后第5周,SGPT值显著升高,超出正常范围,5-20周偶尔回落到正常范围,但总体都超出正常值,可以认为在攻虫后第5周,肝脏形成的包囊开始损伤肝组织,从而导致血液中SGPT升高,并超出了正常范围。SGPT升高是肝脏出现组织损伤或坏死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该结果显示,随着肝包虫病病程的发展,该病对试验绵羊肝脏的损害不断加强。  4.血液指标检测发现,在攻虫后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变化趋势相似,总体水平均升高,并在攻虫后第1、2、3、6周极显著升高(P<0.01)。红细胞、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体积变化趋势一致,且在攻虫后1-9周,总体呈下降趋势,9-20周,3项指标均开始回升,提示在绵羊感染包虫病中期(即9-20周),红细胞开始发挥免疫作用。攻虫后,血红蛋白含量和血红蛋白浓度变化一致,总体高于攻虫前,并在第9周极显著高于攻虫前(P<0.01)。攻虫后12-20周,血红蛋白显著升高,且在15、16、18周与攻虫前及6,8,9,10,11周相比差异显著(P<0.05)。攻虫后中间细胞总体呈上升趋势,均高于攻虫前,攻虫后1-6周、8-10周及14周极显著高于攻虫前(P<0.01),7周、12周显著高于攻虫前(P<0.05),提示绵羊感染包虫病早期,先天免疫水平较强。本实验中,粒细胞在攻虫后1-4周显著高于攻虫前(P<0.05),此后呈下降趋势,提示感染早期1-4周,绵羊粒细胞免疫水平较强。  5.综合分析各项检测指标,在包虫病感染过程中,绵羊各项血液生理指标呈现出一定的规律。白细胞、淋巴细胞及中间细胞总数在攻虫后极显著地升高,且在感染早期增加幅度较大,提示攻虫后,绵羊机体免疫水平显著提升,并在感染初期机体免疫反应强烈。且在感染早期以粒细胞数量增加为主,在感染中期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显著增加,发挥着重要的免疫作用。整个感染过程中随着包囊的增长,抗体水平不断地升高,包囊大小与抗体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绵羊感染包虫病的过程中,血清谷丙转氨酶逐渐升高。实验早期,ELISA检测囊液抗体的检测结果呈阴性,而通过B超又可探测到较小包囊,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在包囊形成过程中,由于包虫囊壁较厚,感染早期针对囊液抗原的抗体无法释放到血液中,因此导致ELISA检测针对囊液抗原抗体的检测方法无法在早期检查出该病,B超方法比ELISA方法能更早检测到包虫病的感染。
其他文献
对化工产业中的机械设备管理进行分析,总结化工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基本方案,分析当前化工设备管理以及化工机械维护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根据这些影响因素确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北五味子又名五味子、辽五味子、俗名山花椒。系木兰科五味子属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植物。果肉甘酸,核中辛苦,具有咸味,是珍贵的药用经济树种。北五味子喜温良气候,我国五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并将继续迭代发展,档案管理要积极应用新技术,转变思想,完善管理机制,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价值,更好的服务企业发展,同时也要
此文简单介绍了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施工技术应用的重要作用,详细分析了道路桥梁施工中使用防水技术应用措施.
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作为常见的路基施工技术填石路基技术在应用上起到的作用比较明显.由于该技术具备施工简单、材料易取、填筑强度高等优势,故而,在山区公路上得到广泛的
此文简单介绍了5G技术的关键作用,详细分析了5G技术与广播电视技术的融合,并研究了5G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发展方向,希望能够给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在森林里,一只大肥猪和一只小瘦猪,遇到了一只大灰狼。你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接下去比较合理呢?  A. 大肥猪吓唬小瘦猪说:“大灰狼要吃掉你啦!”  B. 小瘦猪对大灰狼说:“我又瘦又小,用大肥猪才能做出更多的肉肠。”  C. 大肥猪对小瘦猪说:“别怕,我又大又壮,可以保护你的。”  D. 大肥猪和小瘦猪都被大灰狼吃掉啦!  E. 它们三个成了好朋友  心理解析  你是一个有霸权心理的小孩。  无论你的
BIM技术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在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增强了项目管理中的成本管控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带动了建设行业的信息化发展.而BIM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对施工的成本进行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5G技术已经兴起,并逐渐普及完善是一种流行趋势.目前,5G技术将给各个领域都带来重大变化,也为广播电视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新形势下,必须深入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进程,城市中高层建筑施工项目越来越多.建筑幕墙已经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大多数建筑施工过程中都会应用到建筑幕墙,建筑幕墙在我国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