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与此相适应,干部制度改革开始了新的探索。其中公务员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就是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一项重大改革。本文所讨论的竞争上岗指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实行竞争的职位和任职条件,通过公开报名、考试答辩、群众评议、组织考察,产生竞争职位人选,然后按规定的程序和干部管理权限择优任用干部。我国竞争上岗最初是在1994年机构改革及推行公务员制度入轨阶段作为选配和分流人员的手段而运用的,由于效果明显,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肯定,并逐步在全国各地得到推广。本论文的目的和意义在于,总结宝山区进行竞争上岗的特点和经验,论证竞争上岗对深化干部任用制度改革的必要性,探究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完善竞争上岗制度,从而为党和国家的事业选拔真正合格的领导人才。本文以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文献查找法、理论分析法、演绎归纳法等,使研究具有科学性和全面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共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和论证,介绍了国内外竞争上岗的研究现状,并对竞争上岗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介绍了竞争上岗的理论基础、作用、测评的能力指标体系和基本程序,对我国公务员领导岗位竞争上岗的整体情况进行了介绍。在文章的第三部分,对上海市宝山区科级领导岗位竞争上岗的基本情况和能力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宝山区科级干部竞争上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接下来在本文的第四部分针对竞争上岗过程的问题,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对策建议,要求竞争上岗要加强宣传,完善制度建设,科学运用能力指标体系,引入科学的测评手段和工具,并切实落实后续管理和配套管理。这样才能把竞争上岗的精神真正落到实处。在本文的最后一部分,由点到面,由演绎到归纳,提出了构建公务员领导岗位竞争上岗的制度体系及运行机制。期望通过对宝山区公务员科级领导岗位竞争上岗的研究,对我国公务员其他职位的领导岗位竞争上岗,提供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