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仿是一种在观察学习中获取信息并可以有效地让观察者获得动作技能的方式,是正常儿童学习言语语言之前必备的基础技能。近年来关于自闭症儿童动作模仿的研究表明,自闭症儿童存在较为突出的手动作模仿缺陷,并且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言语语言和社会交往发展。其中,示范条件会影响自闭症儿童的动作模仿。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自编的无意义手部动作材料进行模仿测试,材料内容具体从两个维度进行设计,一是动作的步骤,分为一步和两步两个水平;二是动作的类型,分为驭物和非驭物两个水平;材料形式从两个维度进行设计,一是动作的示范形式,分为录像和图片两个水平;二是示范视角,分为第一视角和第三视角两个水平。由于不同自闭程度的儿童认知和模仿能力差异较大,在动作模仿中可能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本文将自闭症儿童分为重度和轻中度两个实验组分别进行研究,探讨不同示范形式及示范视角下4~5周岁重度、轻中度自闭症儿童手动作模仿特征,并与正常儿童进行对比,进而根据研究结果为学龄前自闭症儿童手动作模仿训练提出针对性的康复建议,以期更好地促进自闭症儿童的言语语言发展。1.不同示范视角下自闭症儿童手动作模仿的特征研究通过行为观察实验对重度、轻中度自闭症儿童和正常儿童的驭物手动作和非驭物手动作进行测试,分析两种不同示范视角(第一视角、第三视角)对一步手动作和两步手动作模仿成绩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一步手动作和两步手动作模仿任务中,自闭症儿童均极显著地落后于正常儿童(p<0.01),轻中度自闭症儿童表现出第一视角优于第三视角的特征(p<0.01;0.01<p<0.05)。正常儿童和重度自闭症儿童的一步手动作模仿成绩受示范视角的影响不显著(p>0.05),在两步手动作模仿中则表现出第一视角优于第三视角的特征(0.01<p<0.05)。这一结果提示:自闭症儿童可能存在心智阅读和社会性信息注意方面的缺陷,选择第一视角作为示范视角更有利于自闭症儿童的手动作模仿。2.不同示范形式下自闭症儿童手动作模仿的特征研究根据示范视角对动作模仿成绩的影响研究,得出第一视角是最有利于自闭症儿童动作模仿的示范视角。据此,研究二拟采用第一视角,通过行为实验分析重度自闭症儿童、轻中度自闭症儿童及正常儿童在图片、录像两种示范形式下的手动作模仿成绩。实验结果表明,不论采用何种示范形式,自闭症儿童动作模仿能力均落后于正常儿童(p<0.001);在一步手动作任务中,正常儿童的动作模仿成绩受示范形式的影响并不显著(p>0.05),但重度及轻中度自闭症儿童的动作模仿成绩均受示范形式影响,表现为录像形式优于图片形式(0.01<p<0.05;p<0.001)。在两步手动作任务中,不论是否要求对动作顺序进行模仿,重度自闭症儿童和正常儿童的动作模仿成绩受示范形式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轻中度自闭症儿童的动作模仿则表现出录像优于图片的特征(p=0.001),提示自闭症儿童存在内化表征能力的不足,录像形式能更好地促进自闭症儿童对动作内容和动作顺序的记忆与模仿。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探讨了不同示范条件下学龄前重度及轻中度自闭症儿童在不同示范条件下的手动作模仿特征,并以此为依据为学龄前重度及轻中度自闭症儿童临床康复应用中手动作模仿的训练顺序及示范条件的选择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如何更好地利用本研究的成果进行干预训练,为自闭症儿童言语语言康复奠定良好的先备技能,仍是未来需要继续探索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