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俄罗斯当代作家弗·马卡宁(МаканинВ.)于1998年在《旗》上发表的长篇小说《地下人,或当代英雄》(Андерграунд,илиГеройнашеговремении,1998,以下简称《地下人》)是后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本文的正标题为“论长篇小说《地下人》的艺术时空”,其中“时空”一词并不完全是指小说具体的时间和空间的艺术特征,而是还应用了“时空”一词的抽象概念及其哲学涵义,泛指个体存在的主要特征、基本属性和演化秩序,所以,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长篇小说《地下人》的后现实主义总体特征。本文首先从概括俄罗斯后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和马卡宁后现实主义创作的主要特征入手,指出将《地下人》界定为后现实主义作品的依据所在,然后着重从人物塑造、文本时空构建和叙事手法三个方面论述了这部作品的后现实主义艺术特征。新地下人形象是这部小说的中心人物形象,体现了俄罗斯多余人、小人物和传统地下人的典型特征,性格具有混合性和悖论性。对机遇的理解和抉择,因人而异,新地下人在新时代出现了分化。文本时空构建方面小说存在着空间上的移动和切换,筒子楼、走廊、无业游民客栈、警局、精神病院等多种叙事时空构成一个错综复杂的多级时空体模式:相会时空体、隐喻时空体和错位时空体,反映了主人公彼得罗维奇及其同时代人在当下“思想真空”和“价值归零”的社会动荡与转折时期,“个性维护”成功与幻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传达了作家对当代社会中个性缺失危机的反思。叙事手法方面马卡宁在这部小说里主要运用了后现代主义的互文手法,本文主要分析了《地下人》与传统现实主义文本间的标题互文、主题互文和情节互文。本文旨在通过对《地下人》的后现实主义特征的全面深入的分析揭示马卡宁的后现实主义创作的艺术价值,从而论证了俄罗斯后现实主义文学在当今俄罗斯文学进程中的合法性及其对俄罗斯文学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