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区老龄工作正处于全社会高度关注之下,需求快速增加,但资源相对不足、缺乏完善体系的发展阶段,我们务必认真思考和研究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社区老年人活动能力评价体系。我国人口结构比较复杂,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差异比较明显,相关工作者必须认真分析服务对象的综合状况,包括生存环境、文化程度、家庭结构等,加强科学设计,力争以解决关键问题上的进展带动对应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工作的整体推进。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档案调查法、实证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老年人、社区、活动能力等相关概念进了明确和界定,对研究对象——四里村街道办事处综合特征进行了分析,考察了本地区老年人基本生活状况,明确了老年人活动能力评价的相关指标内容及权重:包括2个一级指标即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主观评价包括2个二级指标即主观健康状况和自身生活自理能力;客观评价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标,包括2个二级指标和16个三级指标,并对其中休闲活动涉及的体育锻炼部分进行了详细分析;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评估方法。通过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四里村街道办事处地理、经济、人文环境比较好,有利于老年人长期居住生活,适宜开展合适的老年人体育锻炼项目;社区类型齐全,对于社区问题的研究,具有代表性;老年人自我健康认知度比较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生活自理老年人比例为86%,略高于全国水平;主观意志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比较明显。老年人活动能力评价体系中主观健康状况评定影响明显,体育锻炼能力是老年人活动能力最重要的指标。并就有关老年人服务的具体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尽量选择比较适宜老年人能够参与体育锻炼的居住环境,有利于老年人活动能力的提高;尽量选择运动负荷比较小或者比较轻微的体育锻炼项目,有利于老年人参与的积极主动性;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升高,应该选择合理的应对方式如体育锻炼、社交增加养生知识等,减缓衰老速度,我们在重视老年人的躯体健康的同时更应该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状态和自我认知;有条件的老年人可以继续深造;评价体系要在实施中不断完善。